山西清徐北宜武塔、祁县延寿寺

标签:
古寺古塔北宜武塔延寿寺旅游 |
分类: 华北古塔:晋蒙 |
10月3日,第五站:清徐县北宜武塔
↓北宜武塔位于清徐县高花乡北宜武村南,从G208拐到去北宜武村的公路,进村后第一个大点的路口,北侧即是
↓北宜武塔为北宜武村风水塔,又名“笔塔”,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塔为六角形砖砌建筑,共7层,高10米
↓每层叠涩三砖为塔檐,逐层收分
↓冲西南的一面二层嵌有县文保碑
↓文保碑
↓二层东侧面嵌有石碣1方,记建塔之缘由,“重修砖塔记····大清光绪···”。
一层的塔檐
↓二层的塔檐
↓三——五层的塔檐外形一致,收分较小
↓塔顶六角攒尖式,上置仰莲、宝珠塔刹
-------------------------------------------------------------------------------------------------
10月3日,第六站:延寿寺
↓延寿寺,位于祁县东观镇张庄村北,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所遗,公元1997年5月15日起对游人开放,门票10元,免费讲解
↓延寿寺坐北向南,二进四合院形制,沿中轴线建有:戏楼、山门及钟鼓楼、和乐殿(弥勒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东西配殿等,下图为最南侧的戏台,卷棚式建筑
↓入相
↓出将
↓木雕
↓戏台的梁架结构
↓站在戏台上向北看延寿寺山门
↓山门面阔三间(实两间),进深四椽。山门前后檐建廊
↓这是属于不入流的文保碑吗???
↓山门前廊的“修缮延寿寺碑记”
↓延寿寺匾额
↓清代的木雕结构
↓山门后为合乐殿(弥勒殿),面阔三间(实两间),进深四椽。弥勒殿前檐建廊,两侧附建东西廊,连接前院的东西厢房与后院的东西配殿。
↓东厢房
↓西厢房
↓弥勒殿后面为二进院,主体建筑是三圣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檐建廊,左右附建垛殿各一小间。左右建配殿,均面阔九间。
↓在大雄宝殿前廊下,存有两块石碑,右侧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延寿寺碑记》,楷书镌刻,端庄秀丽
↓三圣殿的梁架结构
↓东配殿
↓祁县人的祖先——祁奚
↓屠宰业的始祖,是张飞吗?
↓既然乔家大院名气大,那么就挂靠他了——号称“乔家大院第一旅游点”
延寿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