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国保)

标签:
古塔山西古塔国保永祚寺双塔太原双塔寺旅游 |
分类: 华北古塔:晋蒙 |

10月1日夜宿晋中市,第二天晨起忘带自己的毛毯了,可悲的是竟然6号回程才想起来,悲催。上图是晋中市晨曦

起得早,进太原市早餐,7点多点就到了永祚寺,头天晚上还琢磨着给景区打电话询问几点开放呢,可询电话没找到。到了景区,发现人家8:30开放,等吧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背依太行群峰。始创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永祚寺双塔算是古太原的地标,登上古塔,可以俯瞰古太原全景,“双塔凌霄”为古太原十景之一

未开放前从广场上拍的西塔的塔刹

东塔的塔刹

将近9点才开门,首先杀向双塔,先到了西塔跟前

双塔高均为54米,东南北—西北对峙,相距50米左右






西塔可以攀登,收了门票钱,可以随意上了



每层都有瞭望口,中间是中空的花格砖和下层相通,即可以通风,也可以采光

向上砌成藻井状,中间砌砖和上层通风换气


塔壁的佛龛,供的佛已经不在了

留言很多的

这是顶层的藻井

高处的佛龛,将近3米了还有人上去留言,顶礼膜拜啊

从这窗缝里可以俯瞰太原城了

担心堵车,没进入城区,从这欣赏一下大晋国现在的都城吧


这是东面,可以看到东塔

可能是西面

下塔

下到三层左右,看看东塔

这张照片中的是西塔

东塔到了









从东塔下看西塔

东塔不让攀登的









“双塔凌霄”




这是“永祚禅林”三圣阁的侧面

太原市区

碑廊内嵌有两套晋阳名帖—《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的碑刻。《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法帖”,由明代晋藩王世子奇源于1489年(弘治二年)始刻,1496年(弘治九年)刻成,1980年由傅公祠迁入永祚寺,镶嵌入廊。其间荟萃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十余个朝代、120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应有尽有,真可谓历代书法之全璧、书林之瑰宝。《古宝贤堂法帖》俗称“小宝贤堂法帖”,刻于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由太原知府李清钥,选取唐褚遂良,宋苏东坡、黄庭坚、朱熹,元赵孟〖FJF〗瞓〖FJJ〗,明唐寅、文征明及清初董其昌、王铎、傅山等名家墨宝摹勒上石,共39块。

碑廊最北处有一套苏东坡醉笔所书《赤壁怀古》碣石三块,是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由鄂弼按家藏旧拓复钩摹勒上石而成,是苏东坡草书的传世之作

赶上工作人员拓片了,好机会,就随手拍了几张





万历十三年的铁钟


“永祚禅林”,称礼佛院,有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等。下图是东路的客堂

中间的大雄殿,上面二层是三圣阁

西路的禅堂

门口的蹲狮


二层的三圣阁


三圣阁由青砖筑成下大上小的砖砌藻井,是中国古建筑无量式殿阁中的珍品


院内的石刻









山西土质文物保护基地院内

文物修复室内部

桌子上厚厚一层土,不知多长时间没有工作人员临幸了

西院也用碑廊一处

逆光下的双塔

前一篇:山西晋中榆次老城的琉璃、雕刻
后一篇:山西太原古城营阿育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