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邢台黄寺村的古桥
标签:
古建石刻千年古镇黄寺古桥 |
分类: 桥梁石刻 |
黄寺镇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丘陵地带,属典型的“山口镇”,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为浅山区。根据史书的明确记载,皇寺古镇的建镇史最少已有1088年,有“千年古镇”之誉,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前面所提的玉泉寺位于黄寺村西北角,顺压题图片玉泉寺东面的小路南行走顶即为龙山,龙山北麓山腰有唐晚期石窟造像。下图即为龙山,到龙山会经过一座古桥——广济桥
直承玉泉水的金玉河横贯黄寺村东西,金玉河上有明清古桥八座,后面再述,先爬龙山,访石窟

找到龙山的入口会走一段村中石板路,当地农村房屋建设取材以这种红色石材为主,这种石料很规整,稍加休整即可做为建设材质

黄寺村的民居

已经废弃的民居

龙山的入口附近有石槽一枚

石磨吧,开始爬山

大概200米左右,前面出行分岔,炎炎烈日,山上没人可问,右面稍微好走些,走右面。
没有路了,返回

看到这条山路了吗?估计很长时间没人上来了,道路已经被荆棘占满,我披荆斩棘的工具只有双手、双脚,在被酸枣树上的刺扎了无数次后,放弃

回到爬山处,能看到玉泉寺一角

皇寺古镇原由十字街组成,原东西南北四街口建有雄伟壮观的四座阁门,东阁券门上嵌青石门额镌题“皇寺镇”三个大字,当然这些已经被破掉了。但十字街还在,十字架以西的金玉河上的八座石桥分别是平川桥、东广济桥、义济桥、青龙桥、卧虎桥、王家桥、岳家桥、西广济桥。先顺河东行到十字街

走过的小路

水质虽然并不好,但是妇女门仍在河边洗衣

古镇的民居

这家的主人也已经搬走了

明清八桥之一:卧虎桥

为单拱石桥,拱券是老的,护栏望柱是新的

五岁以内的桥栏,桥面被浮土覆盖

卧虎桥西面

西面的吞水兽

造型还算优美

卧虎桥西段金玉河已经干枯,可以在河道内通行

河道两侧的民居

河道南侧的民居

第二桥:桥名对不上了

也为单孔石拱桥,桥身、栏板都是老的

有点调皮的吞水兽

从西侧拍照

整体


桥南侧废弃的民居一处

第三、第四桥是:岳家桥与王家桥,两桥相距居然只有大概十米左右

姑且把东面的叫岳家桥吧



这是两座桥

西面的王家桥






其实金玉河北侧的老街是千年老街,此处为老街的一个门洞

第五桥:








第六桥,唯一的一座多孔石桥





第七桥:广济桥

桥栏杆是新的

顺此桥北行200路西是玉泉寺,此桥南是龙山

可能广济桥和卧虎桥相对来说处于交通要道,所以被破坏的相对严重,从网上看老照片是没有桥栏的

吞水兽保存的很好


只看到了七座桥,应该还有一座的,但广济桥西、卧虎桥东已经不再有路可走。去下一站“田麻痒庄园”

路上看到了又一座石桥——“一百一孔桥”,这座桥在村东,距离那几座桥较远,看方位也应该在金玉河上,姑且认为此桥是第八桥吧

这座桥是最宽的
在龙山保存有较好的佛造像,其中三处位于龙山北坡的半山腰处,雕有八尊佛像,共四龛,左侧的一龛有立像两尊,龛为长方形,上部微圆,立佛脚踏莲花座,有背光,头部有损坏,保存基本完好。在立像龛的右侧分别雕有两龛造像,两龛基本相连,一龛为一佛二菩萨坐像,一龛为一佛两边侍菩萨立像。另一龛仅露有上部,损坏较重,应为立佛三尊。在龙山之顶,有一龛佛像,成组雕刻,在山崖石壁上雕有佛造像十六尊之多,围绕主尊坐像,坐西朝东,构成造像群,这些佛像造像也各不相同,有菩萨、观音、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根据研究,这些造像雕刻精良,雕工细腻,手法娴熟,造型美观,应与玉泉寺有密切的关系,为建寺后雕成,其雕刻年代很可能为唐代晚期。
以下为网上照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