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龙窝寺(小龙窝)石窟(省保)

标签:
访古石窟龙窝寺石窟省保旅游 |
分类: 桥梁石刻 |
龙窝寺石窟石家庄辖区六个古代石窟寺之一,位于井陉天长镇大龙窝村和小龙窝村之间,G307的北侧崖壁上。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故在
1993
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窝寺旧有寺院,寺院始建造年代已不可考。因其雕刻风格中有唐末宋初之特点,故省保目录定为宋初中期
原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楼阁一,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而寺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为邑中名胜之一。寺院于解放后扩建石太公路及文革中拆毁无存,今惟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
今天龙窝寺残存遗迹看,前建有硬山顶式建筑即现存摩崖石佛部分旧为龙窝寺大殿之里山墙,仍可看出石壁上凿出的尖形屋顶痕迹以及固定木檩的圆形石洞。依遗迹看,应是开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大殿在后。即建殿时在造像上部凿出圆洞及屋顶形状,而后在其上措建木结构屋顶,将崖上之石佛罩于大殿之内。此举一可利用石造像作为殿中部分佛像,二可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
佛像部分位于石崖石壁中部、高出今路面数米。佛像均雕于崖上长方形弧顶石龛中,大小共 47
尊。石龛共有十四个,大小不一。大者高米余,小者高约0.30
米。佛像均以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中部有较大型石龛五个,上下错落排列,其中四个石龛内雕刻佛像各一、一个石龛内雕刻菩萨像。
四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
佛像面部端庄慈祥,衣着朴实无华。其身披贴身薄袈裟,袒胸露肩
东侧崖壁上还有石窟遗址,当前只有遗址,佛龛已经坍塌,崖壁上的雕刻已经无存
此处佛龛内的佛像已经完全破坏
此处佛头、兽头破坏严重,还能看出背光的影子
菩萨造像为此摩崖石窟中之佼佼者,其头戴宝冠,身披饰有缨络之袈裟,呈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的自在菩萨形象。
如此悠闲自得的菩萨造型依据王子云先生在《中国古代雕塑百图》对宋代造型特点的描述,雕成时间至少是宋代早期
其余的佛造型造型有点刻板,比例也不是很匀称
由于龙窝寺地处古驿道畔,故历来古人过此多有题咏并有刻于壁上者。今石窟东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时名人题刻数帧,其中,明崇祯十五年辽东总督兼巡抚范志完所题“柏檐石壁”最为著名
遇到两位在保定求学的小伙子,来自甘肃天水,他们这是从保定坐火车去的北京,在北京购入赛车亮亮,然后从北京骑车回老家,计划16天,炎炎夏日,如此差之路况,膜拜中。前几天甘肃大地震,不知这两位是否安然到家,祝福
————————————————————————————————————————————————
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来应该珍惜
当晚,家住龙窝寺石窟附近王先生听到机动车发动机的声音,连忙起身往外观察。只见一辆号牌遮挡的银灰色面包车,前后号牌都遮挡得严严实实,在307国道上走走停停,形迹可疑,王先生还以为遇到了偷车贼,赶紧打电话报警。接警后,天长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依法对该车进行检查。
————————————————————————————————————————————————
王子云先生在《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一书中称: “从唐代开始,菩萨像已离开佛而单独出现,并安坐一如佛的身份的现象。说明信徒们可以只供奉与人世生活较为接近的菩萨,也能同样地积功修德,祈求福祉。这类坐式菩萨像到宋代更为多见,一般坐式是半趺半倚。宋代菩萨像则出现了一种一 DE 跷起的形式。那种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样式,显然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故这种呈一腿跷起,手措于膝的菩萨造像多为宋代所建造。如陕西延安清凉山宋元丰年间石雕菩萨像以及井陉七狮村千佛洞石雕菩萨像均为此类雕刻。依此,龙窝寺石窟的开凿年代暂定为宋代早中期 ( 也有学者认为开凿于唐晚期 ) 。按宋真宗即位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寺庙,井陉的显圣寺与其北玉峰山摩崖即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拉修与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