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黄山八会寺石佛龛(省保)

标签:
古建旅游省保文化石刻 |
分类: 桥梁石刻 |
名称:八会寺石佛龛
年代:隋
级别:省保
位置:曲阳羊平镇西黄山山顶西侧山腰
从圣母殿出来,在羊平镇路边随便吃了点东西,找了家家庭旅馆,40元,还算干净整洁,整个二楼共约10间房吧,就我一位客人。当天是神十升天的日子,虽然没看成直播,事后看看录播也还不错。一夜无话,第二天五点多起来,大致问了路线,就去羊平镇西的黄山,爬山,找寻隋代的八会寺石窟。
其实八会寺很好找,就在X314路西的一条东西向公路一直西行可到山脚下,因为要开发景区吧,路况还不错。到山脚下可以爬台阶,也可以开车到山腰的寺庙牌坊处。石佛龛在山的西侧山腰,所以需要从东侧山腰爬到山顶,再从山顶下到山的西侧山腰。那个山寨的类似天坛祈年殿的建筑基本就在山顶了
先介绍以下黄山八会寺:曲阳县黄山在曲阳县羊平镇,山不高海拔302米,由于山在平原交接带显得很是雄伟。黄山有个八会寺,黄山八会寺黄山上,因黄山古时有上阁、下阁、菩萨、钟楼等八座寺院,故称八会寺。
此处即为山脚,可以从此处攀爬台阶,也可以左拐开车上到牌坊处
到了山腰平台,牌坊的旁边(西侧)
上面可以拍到类似祈年殿的建筑
看看可以攀爬的台阶和可以开车上来的山路
八会寺为1994年正式批准开放的寺院,因八会寺原建筑均已无存,只得在山腰空地处盖几间平房暂且为寺。
爬山途中,就我一个人,够幽静吧
山腰处的小亭子
继续爬山,累啊
虽然山下污染厉害,山腰景色还算不错的
马上到山顶了
据看寺人介绍,里面供奉的千尊佛像,前几天才开光不久
到了山顶,俯瞰黄山及羊平镇
山顶的石头还算有特色
山顶正在修建的寺庙,估计建好就要收费了
下山,八会寺石佛龛在西山的山腰,看到了吗,就是红色框内的建筑
这是天池,山上人家靠这取水
据说终年不绝
宋景德初,遭契丹之乱,八会寺建筑焚毁殆尽,只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开凿的石经龛独存。宋天圣、明道年间,有僧人在兴修旧殿堂之同时,为大佛架石龛以覆之。龛内石经为佛经,此龛亦称“开皇石经”,俗称千佛堂。
室内正中有和山岩连在一起的巨石一块,高宽各丈余,石四面皆为佛龛,内外共刻小佛像78尊。佛像下刻佛经,正面刻有《妙法莲花经》、《观世音普门品经》,题曰“行唐邑龛,大隋开皇十三年二月八日刊”。其他几面有的刻有经文,有的刻有佛名,共刻佛名近千数,故有千佛堂之俗称。所刻经中有唐武后所造“~”
字(即“日”字),得知此石经非一代所刻成,而是经历了隋、唐两代所刻。
石室东北角的省保碑,原来是俯卧位,我搬过来成了仰卧位
石室内部,78尊小佛像不是损失殆尽,而是一个不剩了,只有痕迹尚存,下面刻的是佛经
小佛像被凿掉后残余的痕迹
这些是经文,也是模糊不清
拓片对经文有损伤吧,能看出来经常被拓的
我拍的是四个面,具体是那一面分不出了
石龛两侧也刻有文字,西龛北壁末行刻有“行唐邑龛,大隋开皇十三年二月八日刊”铭
南面的佛龛
石经
此处石经相对完整,石经字体为隶书,有的略带楷书意味,这说明当时的书法正由隶到楷的演变时期,因此这部石经对书法,历史,宗教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石室顶部,能看出构造吧
顶部的条石
太阳能晒到石室了
北面还有规模稍小的石室一间
石室内原也应供有石佛,现在已经无存,毛都没有留下一根
出来后,山上僧人热心的过来告诉我山南面还有石屋、清代碑刻已经苏轼的摩崖,需要步行20分钟时间。好吧,盛情难却,人家把我领到这个岔路口,回去了,我自己走
路遇小鸟一只
绝对不止20分钟嘛,到了这个采石场,那几处在这个采石场的西侧
看了吧,在山崖下,找下山的路,太远了,放弃,俯拍一张,回走
又到了石佛龛处
太阳照耀着祈年殿殿顶,金光灿灿的,还算壮观
整个一圈下来,大概耗时2小时左右。这是X314两侧的雕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