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士大夫第(省保),京台石门坊(县保),京台戏楼(省保)

标签:
古建旅游雕刻省保历史 |
分类: 名胜古迹 |
一、罗田氏大夫第(省保)
简介,黄克昌的后人于乾隆年间耗时30年建成,占地八亩,拥有48个天井
内墙的门楣也做成官帽的形状,下面的浮雕是鲤鱼跳龙门,上面两块小的是状元打马游街
老奶奶主动免费介绍,最后推荐她的纯天然无公害柴鸡蛋,不好意思了,买了一枚1.5元
始建于唐代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多次重修,当前为嘉庆丁丑年(1817年)所重修。
全部为花岗岩石料建成,采用卯榫结构,未用一根铁钉,三门四柱单檐结构(估计两个侧门是后来堵上的)
石牌坊上汉白玉匾“绩绍中垒”四字,说明这是刘姓后人为纪念先祖刘向而建,因为刘向的职位就是中垒效尉
古戏台位于京台村中央,清乾隆十年(1745)秋建,1917年重修,原属刘氏宗庙附属建筑。1987年1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台古戏台座南朝北,占地面积为86平方米,四阿顶,平面呈“凸”字型,属砖木结构,墙面采用空斗式。戏台通高7.5米,宽10米,深8.5米,柱22根,檐柱口径30厘米。戏台分前台、附台、走廊、后台。戏台由台基、台身及屋顶组成。台基高1.7米,高高的台基在台板之下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箱状,而使声音产生共鸣。
中设有藻井,采用如意计拱造型,雕工复杂,由210个龙头斗拱层层叠叠地托起四方形的藻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