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2013-05-06 20:51:57)
标签:

古建

历史

旅游

文化

国保

分类: 名胜古迹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潭柘寺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潭柘寺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样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以下为导游图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界凡桥前的碑刻,左右都有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这是界凡桥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山门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山门两侧的围墙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山门的背面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四大天王雕塑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山门北面是天王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天王殿后面是主殿: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殿前乾隆年间的铜钟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古树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檐角的魑吻兽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看看古树有多粗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大雄宝殿后面是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毗卢阁虚经台阶攀登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毗卢阁右侧是圆通宝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圆通宝殿右侧是金刚延寿塔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圆通宝殿右侧为地藏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毗卢阁左侧是文殊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文殊殿前的盘香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观音殿,“莲界慈航”是乾隆手书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这是站在毗卢阁前向南侧远眺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普贤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龙王殿,殿前有潭柘寺二宝之一的“石鱼”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这个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西路的观音洞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神秘的佛头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国际友人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两位小姑娘相当漂亮,只是好像不太友好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朝东路前进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龙须竹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戒坛大殿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戒台寺的戒坛大殿忘进了,这次没有再犯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这些罗汉是紫檀的吗?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基座刻有精美的佛教图案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保存出奇的完整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戒坛前的楞严坛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东路,方丈院的东侧是流杯亭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儿子大树前留一张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流杯亭是当年清代乾隆皇帝为得"曲水流觞"之趣而建。这种建筑仅在中南海、故宫乾隆花园等少数几座皇家御园以及恭王府才可以见到,潭柘寺的流杯亭可算是在民间稀有的一座了。这里旁有竹林,伴以古松,环境清幽。流杯亭的地面用巨大的汉白玉铺砌而成,上面刻有蜿蜒曲折的水槽,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南龙北虎的图案。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我亲眼见到游人投一枚一角硬币到此处,硬币飘在水面上,顺石槽水道流入亭内,前后回旋,左盘右转,缓缓流过,很是神奇。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这种美景在百年以前,一般的游人是享受不到的,因为这里是皇帝的行宫,无人敢越雷池。辛亥革命以后,流杯亭才准许游人赏玩,得到"曲水流觞"的乐趣。如今的流杯亭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之一。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乾隆行宫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行宫内的雕塑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行宫门前有石碑两座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潭柘寺东南角有潭柘寺二宝之二:大铜锅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清明节,游人众多,潭柘寺前数个停车场均爆满,想要得到停车位需要耐心等待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潭柘寺塔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