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戒台寺南塔(法均和尚衣钵塔辽)

标签:
古塔、休闲、古建旅游文化文化北京古塔 |
分类: 华北古塔:京津冀 |
在戒台寺后花园西北角有两座建于辽代大康元年(1075年)与高僧法均和尚有关的塔,南面是衣钵塔、北面是墓塔,二塔均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形制类似,两塔周围树木密集,与建筑距离较近,空间狭窄。南塔高约12米,因内有法均和尚的袈裟、食铂和渡牒,故称“衣钵塔”。
这是在牡丹院前看古塔
来到古塔跟前,看细部。这是八角形须弥座,束腰部分无任何雕刻,古朴大方,其上青砖叠涩出檐,三层仰莲之上为一层塔身
一层塔身,八角均雕有五级密檐式小塔一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券行砖雕假门,其他四个方向为假窗
由三层巨大的仰莲承托,每面三组斗拱,其上叠涩出檐,承托二层塔身
这是东面图,塔周绿树成荫,夏天拍照会更为困难
这是北面图
东南方向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七载,法均,生于辽太平元年(1021),16岁时在京西紫金寺出家,拜非辱律师为师,“究律学谨持犯,得性自然,非矫揉也。虽行在毗尼,而志尚禅悦。”曾行脚云游,诸方参学十余年。清宁七年(1061)被征校定诸家章钞,后退隐马鞍山慧聚寺。从咸雍五年(1069)开始,法均带领僧众,广募资财,对慧聚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并新建戒坛一座,就是现今人们所见到的有“天下第一坛”之称的北京戒台寺的大戒坛。咸雍六年(1070)四月戒坛建成后,法均开坛演戒,讲经说法。“来集如云,师为大和尚,俨临万众。虽遐荒绝域,冒险轻生,自万里而来,冀一瞻慈范,一领音教,如获至宝而还”。同年十二月,辽道宗召见法均,授其“崇禄大夫守司空,并传戒大师之号”,赠诗称赞法均“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此后法均又应请到各地讲经授戒,“总计前后,领戒称弟子者,至五百万余。”太康元年(1075)三月初四,法均圆寂,世寿55。辽道宗派留守中门使、太常少卿杨温峤至寺主持料理后事。有信众吊之以词曰“传佛戒兮警聋喷,提金刚兮慑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