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浮屠
爱浮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51
  • 关注人气: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2012-11-03 16:38:02)
标签:

古塔、休闲、古建

省保

国保

旅游文化

文化

分类: 名胜古迹

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禅寺,它在五台山的寺庙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被称作是“祖寺”,凡是到五台山朝山进香礼佛的信徒,都必先登显通寺拜谒,然后再前往其他各寺庙,显通寺也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内台怀镇北侧。寺内的七处九会殿,是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时,神宗命妙峰法师用磨砖砌成的一座华严道场。寺宇规模宏大,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寺之历史甚古。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修,名华严寺。名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后来历经扩建修葺,形成今日规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大显通寺占地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这些殿宇皆造型略异,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国保碑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从这可以看到塔院寺白塔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文殊殿前,有两座八角碑亭,碑亭里各立一通汉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八尺,宽二尺半,立于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边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笔。右边的碑上没有字,人称“无字碑”。立碑是为了刻字记事,这一通碑上为何就无字呢?传说盖碑亭的地方,原是两个圆形的水池,池里的水清澈如镜。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座落在灵鹫峰下,好象一条英武的龙,昂着头高卧在那里。一座牌楼正是龙头,两根幡杆正是龙角,一百零八层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正是龙吐出了舌头。康熙越看越象,越看越怕:这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难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让别人夺去吗?于是,他想找些人言依据,来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显通寺住持和尚奉命接驾,时刻不离左右。他听到皇帝在念叨菩萨顶便凑上去说:“启奉万岁,那灵鹫峰是一条龙,菩萨顶的牌楼,正好在龙头上。”康熙最怕说的话,终于被住持说了出来。不过,他还是不露神色,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仔仔细细看了菩萨顶一会儿,象是发现了什么奥秘,竟忘记了自己的尊严,掉转头来对住持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你看,它没有眼睛。”本来,康熙想让住持接住他的话茬,也说一句“这条龙没有眼睛。”可那住持有巴结皇上的心思,却没猜测到皇上的本意,只是一个心眼儿把他所知道的统统告诉皇上:“启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这龙是有眼睛的。每日午牌时分,太阳照到这两个池上,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就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这一来,康熙再也忍不住,发了雷霆,“龙长了眼睛,不会飞走吗?龙飞走了,五台山的灵气还会有吗?这两个水池,你给我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压住!”不久,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来。住持请康熙写碑文,康熙欣然命笔写了一篇,住持请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边那通石碑上。右边的石碑空下了,因为没人敢写碑文与皇上的碑文相对称。于是,显通寺出现了无字碑。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顶为重檐歇山式,四壁全用青砖砌就,外檐砖刻斗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为我国无梁殿砖雕之杰作。殿顶用方木砌就。唐代清凉国师曾在此殿内著述《华严疏抄》。清凉国师本名澄观,为七朝九帝之师,殿内写作达四年之久。殿内供毗卢佛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称为“无量殿”。殿内无大梁、无立柱,殿外无廊檐,因此人们又叫它无梁殿。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这是五台山各寺庙中的一座特殊建筑,在全国也不多见。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有的题“普光明殿”,有的题“法菩提场”,有的题“逝多园林”,等等,意喻释迦牟尼佛“七处九会”,即释迦牟尼在七处地方九次讲《华严经》才讲完。因此,无量殿又称七处九会殿。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殿内正中供奉着铜铸卢舍那佛,造型奇特,背后供着弥勒佛。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大显通寺铜殿前下方左右两则,各矗立着一座铜塔,于1607年(明万历35年)铸成。铜殿之下左右两侧,有两个玲珑剔透的铜塔,两丈多高,亭亭玉立,铜锈斑斓,古趣盎然。这里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可惜中间三座被日军侵华时盗走,只有塔基在原处,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失去的三座铜塔和现存的两座铜塔,在造型上不一样。现存的铜塔是八面,看去玲珑,失去的铜塔是宝葫芦状,显得敦实。由此可想见当年五座铜塔互相映衬的丰彩。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显通寺铜殿是全国罕见的文物。该殿高8.3米,宽4.7米,深4.5米,是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殿平面见方,宽九尺深八尺高两丈有余。外观两层,实则为一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鼓形。殿身上层四面各雕隔扇六页,下面四面各置隔扇八扇,殿内四壁上铸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号称万佛,室内中央供奉着高三尺的铜像。殿内四壁均为小的铜像佛,很是壮观。铜殿的每面每页隔扇由一个省布施铸造,其文诗之美工艺之精,确实是让人震惊。铜殿柱 额 枋和隔扇上下皆铸有各种彩画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的精致。据《清凉山志》记载,铜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师与明朝万历年间,集全国十三省布施,用十万斤铜铸成。妙峰法师曾铸三座铜殿,一在南京,一在峨眉,一在五台山。前两座已失,显通寺的这座,是仅存的一例。这座铜殿优美的造型,完美的结构,生动的图案,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艺。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门票: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五台山显通寺(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