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南平旺水库、石柱山
标签:
旅游休闲 |
分类: 雄伟太行 |

南平旺水库位于泲河上游 ,坝址在赞皇县阳泽乡南平旺村东南 ,控制流域面积 111 平方公里。1974 年 10 月开工兴建 ,1977
年 12 月竣工。总库容 4360 万立方米 , 兴利库容 2230 万立方米 , 总库容 150 万立方米。

现在南平旺水库也在开发,据说将来会改名叫天台湖(和东面的石柱山有关),现在,水库成了垂钓爱好者的乐园,周围三三两两的人群都是来此垂钓的,好像专门有钓友在钓鱼网上公布水库相关的天气、鱼群等等情况,反正咱也不懂,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看见没,这写钓友们做好了安营扎寨的准备,有了帐篷,中午可以午休,晚上可以露营,许多钓友都是不远百里来自石家庄市发夫妻或者恋人或者临时起意者,晚上帐篷也就有了其他的用处,你懂得。

拉近看看,一面背坡,一面向水,风水是不错滴

石柱山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海拔599米,为县南境最高山峰,是赞皇和临城两县的分水岭,历来为官山。其因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的擎天石柱而得名。石柱山属硅沙岩,数百亩柏林长在山腰,青苍葳茂,郁郁葱葱。其山顶豁然平坦,恰似天台,故又称天台山。
水库东边有一条混凝土小公路,通向石柱山,总体是一路上坡。2里左右,到赵家庄,坡陡了,路旁梯田层层,种植着庄稼和枣树。再行约1里多路,山坡上出现一庙,门前石碑上刻着“白衣庵”。

石柱山早年就是佛教胜地,明万历年间,仁常大师开山建庵,建成有名的“天台八庵”,香火极为旺盛。山上有明代建的数里长的克郎寨遗址,还有传说中的窦建德储粮之寨。抗战期间尼庵渐废,“文革”期间柏林屡遭砍伐。80年代县确定石柱山为风景名胜区,成立了景区管理处,白衣庵、弥陀庵等得以重修,景区景貌得到保护和逐步恢复。这是白衣庵的影壁、山门。现在是赞皇县县级文保单位。

有些颓废

门口的鼓石,应该是清代的


这是天王殿,殿前的柿子树据说有600年树龄,至今郁郁苍苍,毫无苍老之态

这口#也有年头了,至今还在使用,用的是原始的方法取水

偏殿正在修建

看看这棵柿子树,可以想像,当秋实满树时的壮观场面

这三座石碑分别建议乾隆、光绪、道光、民国年间,曾经被砸断,后被修复

四大天王


弥勒佛

站在大雄宝殿前看天王殿

大雄宝殿,对联比较给力

殿顶的鸱吻兽

继续前行,坡度加大,真的需要爬着前行。这是到了护国弥陀寺之外。

寺前的石塔



路上看到的景观,这是卧象峰,确实神似

这是童子拜观音,左面的是观音、右面是童子

护国弥陀寺始建年代与白衣庵相差无几,当然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看到的都是新建的,右面的碑刻是老的,好像也是万历年间

深山藏鼓刹

巨大的焚香炉

继续前行,坡度加大,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

峭壁那面可能就属于临城了,以丘陵为主,隐约能看到层层的梯田,其实近在咫尺,可惜山路不同,需要回到水库,绕行院头乡,多走上几十公里的路才能到达临城。

想起了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就是那座观音峰,在这个角度看成了这般模样。

这到了山顶的平台,顺着这条小路就到了石柱脚下

再一次看看曾经走过的路

山顶这块巨石,是不是象一只张开大口的巨兽,仰天向西北怒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