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2012-05-05 07:14:11)
标签:

旅游

古建

国保

河北省保

古桥

桥梁

分类: 名胜古迹

先看看走过的路,这段路叫“铁过门”。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铁过门岭是元氏县境内的一座小山,距石家庄市区大约45公里,海拔666米,路况较好,但坡陡弯急,6.2公里连续上坡,坡度在10度到30度,骑上去很有难度,是石家庄市及周边自行车爱好者自我挑战的地方。
    如今,铁过门已经成为骑友心中的骑行圣地,很多骑友以登上铁过门为荣,更多的骑友对铁过门一词的由来颇感兴趣。
    据说,“铁过门”是一位叫寇哥的骑友所起。当年他到达此处,感叹山路之险峻,很想知道此岭何名,便问附近山民,无人知晓。寇哥遂找到当地一位70多岁老人询问,老人说,此岭原是元氏与井陉两县交界处,相传一度两县不睦,在此设一道大铁门,晨启暮关。后来军阀混战,大铁门被拆去造枪炮,墙砖也陆续被村民搬走垒墙、盖猪圈,再也找不到任何大铁门的痕迹了。据此寇哥灵感突发,命名此岭“铁过门”岭。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看看谷歌地图中这一段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走完铁过门岭当地人开的小吃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过了“铁过门”,再有大约20公里就到了本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地“苍岩山”。

苍岩山位于石家庄西南50公里左右井陉县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苍岩山福庆寺做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西游记》、《卧虎藏龙》、《白龙剑》、《木乃伊3》、《鸡毛信》、《大国医》、《破袭战》、《花木兰》……等这些影视剧和电影曾在此取景、拍摄,很厉害吧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福庆寺建于1400年前的隋代初期。据碑文记载,隋朝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度过了62个春秋。

“苍岩山福庆寺”这几个字为李苦禅墨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这是景区门口的国保碑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导览图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书院午荫为苍岩山16绝之一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逆光的效果:苍岩山大桥楼殿和东面的天桥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中华民国11年碑刻一座,记录了当年捐资修建福庆寺的情况,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万幸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这座石碑是崇祯六年的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山门即小桥楼殿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蹲在灵宫殿门口的这两位叫啥来着,好像是雕刻于五代时期,很有研究价值,可惜被破坏严重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天王殿即小桥楼殿,坐落在西南绝谷的小石桥上,小石桥横跨在两崖间的峭壁上。为拱券纵向并列砌筑的独拱桥。天王殿为歇山黄绿琉璃瓦顶的重檐楼阁式大木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小桥楼殿的东面即大桥楼殿,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第一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第二是青海北山的北禅寺)。在对峙的断崖之间飞架着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石拱桥,桥楼殿就坐落在这临崖深约70米的桥上。“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大桥楼殿,逆光的效果(建议大家下午去,拍出来的效果会好些)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桥楼殿为二层重檐楼阁式建筑,虽彩绘剥脱、木雕裂缝,仍气势恢宏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彩绘已经剥脱严重,门票收入都干啥了?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从大桥楼殿看小桥楼殿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只是从东面的天桥看大桥楼殿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桥楼殿属歇山九脊黄绿琉璃瓦相间重檐楼阁大木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围出廊。建筑面积135平方米。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殿顶与天王殿做法基本相同,黄绿琉璃瓦敷顶,翼角翅起较高,正脊两大吻之间琉璃脊上有人骑龙四个,相向而行,中央是狮子驮塔和两个风鸟;四条戗脊上分别有人骑凤,前后戗兽,垂脊按有垂兽和狮马,四翼角装有兽头。下檐有四条角脊和四条围脊,围脊用琉璃花草敷上,角脊上有一狮。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殿身上下檐均有斗拱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筑成敞肩拱桥,桥长15米,宽7.8米,拱券纵向并列,共有22道,拱石大小不一,且为青石质。“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两侧拱券上同小桥一样,各雕有6幅神龙、神兽图案,只有券顶上的两个吸水兽形式不一,且西侧的一只不在正中,两旁的雕饰不对称,显然为后来修补而成,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转角巨大的木雕斗拱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拉近看看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这个角度是当地村民拍照取景之处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从远处看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尚书古碣”,此碑龟蚨龙帽,通高3.5米,勒刻于1527年。碑额“苍岩重修福庆寺记”,为明代贵州布政司右参政赵维藩篆。碑文撰写与书丹,均出自明代吏部尚书乔宇一人。碑文在记载1516—1520年福庆寺重修妙阳公主真容殿(今南阳公主祠)的同时,记叙了1525年作者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麟同游苍岩所见的寺景,全文仅六百余字,信手而成,语句质朴凝炼;那刚劲苍秀、结体独特的行书,堪与文章同称双壁。碑文的书撰为乔宇62岁时的作品,文、书俱老,在书法艺术、文史资料等方面都有相当的价值,是苍岩山中的名碑。因作者曾官居吏部,故此碑被称作“尚书古碣”。碑文的勒刻与碑身的雕琢,均属上乘。碑帽透雕蟠龙,人亦指其为“透龙碑”。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转角小亭的琉璃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苍岩山第二绝“白檀树”。檀林如海,行人几不盈尺;流水潺潺,亭榭掩映其间,别致独到,叹为神工。檀树树根裸露,盘抱巨石,没皮没心,奇姿异态,有的形似鸳鸯、有的形似盘龙、有的形似卧虎…许多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树龄。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卧虎藏龙”取景地:苍岩山之桥楼殿(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