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净严法师灵骨舍利塔

标签:
雕刻古建古塔历史旅游 |
分类: 华中古塔:豫鄂湘 |
看铁塔公园导游图,发现在公园东北角有座“净严法师灵骨舍利塔”,虽不知到底何来历,
还是充满好奇去找寻。
这座覆钵式塔是现代塔,建成于上世纪,坐落在台基上,塔前有碑刻两座,在前有石狮看守。
两通石碑,为近代之物
整座石塔由青石雕成
基座
覆钵下部分
巨大的覆钵
上书:净严法师灵骨舍利塔
相轮部分
网上所查资料:
到了上世纪,这里出了一个名僧,就是净严法师。净严法师曾任河南佛教协会会长,他於一九九一年二月二日在郑州圆寂。净严法师的灵骨被分别安置在开封铁塔公园和山西五台山上。
净严法师俗名陈天庆,於一八九二年生於河南省唐河县。他剃度出家是在苏州灵岩寺,是一个能行医治病的「和尚医生」。
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间,可怕的天花在开封流行,其时又遇上乾旱无雨、飞蝗遮日的灾年。在饥饿和瘟疫的双重夹击下,开封城民不聊生。好心肠的净严法师和其他佛教界人士北上北京、东至上海,四处化缘求助。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箱箱药材、一担担粮食运到了开封,但杯水车薪实在无法普度众生。净严法师情急之下,奔走於开封的医师和商人之间寻觅良策。在医师和商人的帮助下,净严法师用粮食和中药配制出一种药丸,起名为「补饥丸」。两年中,净严法师一共制作出五十万个「补饥丸」发放给开封民众。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开封老辈人都还记得这件事,他们说,当时净严法师发放的「补饥丸」个头儿有鸡蛋般大小,净严法师创立的河南佛学院、佛学社当时设在铁塔寺。今天的铁塔东侧,有一座老式青砖房,便是佛学院的旧址。当时那个为穷人家孩子开设的学校叫佛光小学,现在名曰博雅斋,是一个纯粹的工艺品商店。
净严法师是夷山佛门圣地的最後守望者。在开封沦陷初期,他利用佛教的特殊地位,曾在铁塔、白衣殿、贤人巷、女众林等地建立了五处难民收容所,共收容难民两千余人。
关於净严法师的文字,同样缺乏细节的描述。这使得我无法继续描摹这位大善大德的和尚。他似乎更像一个慈善家,一个社会活动家。净严法师的慈悲,既来自他佛门高僧的身份,也来自天性的善良。
净严法师曾经试图中兴铁塔寺,他的这一次努力和着名的冯玉祥将军有关。冯玉祥人称「基督将军」,对佛寺、道观一点也不客气。他曾一度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之职。一九二七年十月,冯玉祥下令废除大相国寺、铁塔寺、延庆观等,改大相国寺为中山市场,改万寿宫为中山公园(龙亭公园的前身),延庆观则成为警察驻所。一九三○年,净严法师回到开封後立即与政府交涉,要求归还被没收的寺产,并决心化缘募捐,续燃铁塔寺的香火。净严法师给身居海外的海山法师写信,让他游说华侨予以资助。两年後,净严法师终於在铁塔寺重建了大雄宝殿和十多间僧寮。大雄宝殿落成庆典仪式在一九三二年夏举行,当时有三千多名居士来贺。来自缅甸的华侨赵安澜女士专门捐赠白玉佛像一尊,这是新铁塔寺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九九六年,那尊白玉佛像被移至新建的灵感院正殿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铁塔寺作为佛门寺院历史正式终结。
今天,那青色的净严法师灵塔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它依然孤单寂寞,没有多少人注意它。即便有人好奇地去塔边看一眼,也可能会忽略塔主人曾经的慈悲和善举。
这是古城开封的北大门:安远门
铁塔公园大门
为菊花节准备
铁塔公园
菊花雕塑,真的很下功夫了
导游图
对这些法国梧桐也进行了包装
天下第一塔名不虚传
这是古塔前的接引殿,于1986年建成,为了供奉宋代文物“接引佛”,可惜我来的早,没能等到开放
盆景
接引殿
盆景苑
牌坊
接引殿
开封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