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治平寺石塔(国保)

标签:
旅游文化休闲古建古塔 |
分类: 华北古塔:京津冀 |
治平寺石塔,又名嘉应寺石塔,座落在赞皇县城东南嘉应寺村北。
目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治平寺石塔平面呈八角形,均为青石雕砌,高约12.5米。塔身分四层,各层均出檐。每节塔身及塔檐分别用一整块大石雕琢而成。各面并浮雕有佛教故事,各层翼角微微翘起,并饰以蹲兽,造型显的轻盈而庄重。
石塔当前被铁栏保护,以下为第一层的结构,石雕仿木塔檐,檐角已经缺失,只有北面一处还在
塔基可以明显看出为受损后胡乱修补
一层的佛龛和佛教雕塑,可看出仿木塔檐一丝不苟
檐角已经缺失,为近二三年内被盗
古塔二至四层
二层的浮雕
二层浮雕和佛龛与一层相似,只是体积略小
一二层交界处破损明显
一层只有此处力士还在,可惜已经丢了工作
古塔三四层,因为较高,所有保存较好
有飞鸟经过
古塔第三层只有石雕,第四层层高较小,不易看清
塔顶覆以仰双层莲座,最上面是什么造型???棱形物
历经1500年的宝塔仍顽强屹立
寺内石碑,明碑记载:“古刹启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院心起大浮图一座”。该石塔也有唐天宝十二年的题刻。
明碑,另一块未看出年代
石塔西侧有一座小石塔,因为农民种有植物,未过去细看
塔东南还有一处经幢,保存较好
经幢已经歪斜
经幢基座
幢首和身,幢身经文已经模糊
幢身上部的雕塑,可惜人头都被某些吃不饱的人敲掉
最上面的石像、人物、狮头还保存较好
经幢和古塔
因为近期被盗,所以经幢南面已经安装摄像头。石塔目前有两位老人看守,工资的木有,米面的有。那位老太太警觉性很高,说平常是不让人随便进来拍照的,可能担心盗贼踩点吧,看我的摸样,而且我说我远道而来,她还是格外开恩,但还是多次提醒我可以了,不要拍了。工作很认真,称职@
这位老者给我讲了关于这座石塔和治平寺的故事
老者是土生土长的嘉应寺村人,他亲眼见证了古寺、古塔近年的兴衰。据老者介绍,他小时候治平寺规模庞大,僧侣众多。网上介绍:治平寺始建于隋代,兴盛于唐宋。据《赞皇县志》载,在明成化年间,这座寺院尚”殿宇成群”,1937年日本地锅主义者禽华期间,毁于战火之中,现仅存石塔(经憧)和部分附属文物。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寺庙开始是毁于倭寇入侵不错,但却是毁于巴鲁军之手,据他讲是因为当时巴鲁军灵刀怕古寺被小鬼子征用,所以在撤退时烧毁寺院,1500多年的古刹毁于这一把大火!
还有石塔,据他说小时候很完整,很精美,用咱们的话说用“精美绝伦”形容毫不为过。建国后,人们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却有精力、有时间、有毅力锲而不舍的对古塔进行破坏,尤其十年浩杰,真的对我中华大地是一场巨大的文化摧残,石塔是绝对不能幸免的,还好,没有被炸毁!
据他讲,曾经的古塔第一层基座上八角每角均有石狮一座,石塔第一层塔檐檐角每角均有力士一尊,然后三四层每个檐角均有石雕存在。此石狮、力士已经石雕都托举着巨大的石柱,石柱上遍雕佛教图案,场面蔚为壮观。可惜,石柱是很容易被砸掉的,目前已经没有一根。一层的石狮甚至连痕迹也没留下,二层的力士只有东北角一位还在(虽然失业,但还是兢兢业业做托举状)。
我按照老者的描述大概划了一下石塔的原貌,虽然很粗糙
网上的一张关于治平寺石塔的照片,应该是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自西向东拍的,可以看出,那时西面的小石塔还很完整,一层檐角的力士还在,石柱当时已经木有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