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杨旅游摄影丝绸地毯和田新疆 |
分类: 老杨旅游摄影 |
【1】和田吉亚丽人艾特莱斯丝绸公司大门。
【2】展厅墙上的丝绸画。古代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重要的丝绸集散地,西域三大丝都之一。
【3】纺纱织绸的过程图。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唐代进入鼎盛时期。
【4】展厅里的丝绸衣服。艾提莱斯是和田的特产。和田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丝绸之乡,蚕桑总产达到全自治区产量的70%以上。
【5】丝绸巾。
【6】艾提来斯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
【7】丝绸帽。
【8】维吾尔族姑娘。
【9】丝绸车间。
【10】织绸。
【11】织绸的维吾尔族姑娘。
【12】和田大部分县都盛产艾提来斯绸。但最集中是在洛浦县的吉亚乡。
【13】吉亚乡紧靠玉龙喀什河,是蚕桑产区,也被认为是艾提莱斯的中心产地。
【14】机器制作出来的艾提来斯绸,无论直观、质地、手感都难于和手工织出的艾提来斯绸相媲美。
【15】两位维吾尔族老人开始操作煮茧抽丝的过程。
【16】煮茧。
【17】民间的艾提来斯绸工匠沿用传统工艺流程,一丝不苟,因此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信誉。
【18】
【19】和田地区外贸地毯厂。
【20】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和田地毯不仅在国内驰名,而且在海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东方式地毯”。
【21】和田地毯是新疆地毯的代表作,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和田就有盛行地毯的记载。
【22】每一张织毯机前坐着五六位女工。
【23】女工们整齐划一地纺织着图案丰富、色彩鲜艳的地毯。
【24】和田地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在清代,和田的地方官吏向朝廷进贡的贡品中就有地毯。
【25】故宫博物馆尚陈列有和田地毯。
【26】和田地毯厂1992年为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制作了面积为56.7平方米的大型艺术挂毯“天山颂”,以及椭圆形屏风式地毯“天池风光”。
【27】2004年,和田维吾尔族农村妇女肉孜尼莎汗带着自己亲手编织的题为“中华魂”的中国画像的挂毯从千里之外的家乡来到乌鲁木齐。“七一”时她到北京,把挂毯送给党中央,表达新疆各族人民对党的热爱之情。
【28】和田地毯用料讲究,织工精细,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欢的主要原因之一。
【29】新疆和田地毯的原料选用新疆和田羊羊毛。
【30】在众多的织毯女工中,也有一位男同志。
【31】
【32】和田地毯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
【33】六个女工中只要有一人出了差错,那么,大家的辛勤劳动都将成废品。
【34】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35】师徒俩。
【36】
【37】地毯的编织不能有丝毫的粗心大意。
【38】
※※※※※※※※※※※※※※※※※※※※※※※※※※※※※※※※※※※※※※※※※※※※※※※※
走进新疆
长江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