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D.H.劳伦斯的家乡

标签:
劳伦斯纪念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诺丁汉随影伊斯特伍德镇 |
分类: 英国 |
http://s6/mw690/001m6YXozy7o8yuG54p75&690
英国作家劳伦斯虽然闻名遐迩,但他的作品我从未拜读,曾听说《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十分有名,于是以偷懒的方法进行收听,喜马拉雅连接上无线音箱,慢条斯理的女低音结果成了卧室里的背景声,一个陈腐老旧的话题,与《安娜卡列尼娜》一个路数,或许是翻译的原因,它的语言听起来非但索然无味,而且令人昏昏欲睡,主人就将它做了安眠曲,它疗效竟也胜过了舒乐安定,于是一播就懒得拔插头,《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低分贝终日荡漾主卧室的空气里。
终日离不了《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的声音,怎能不去看看本书的作者劳伦斯的家?火车驶过原野,车厢一片沉寂,车轮敲打铁轨,窗外风景飘逝,距离诺丁汉8英里的伊斯特伍德镇(Eastwood)的一个叫小车站Langley
Mill,火车停了下来
离诺丁汉8英里的一个小煤镇,劳伦斯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的21个年头。劳伦斯出生的那座房子,位于丑陋的矿工住宅区的街角上,
Langley
Mill,一个很小的车站,下车的时候,除了两个异乡客,车站没有任何踪影,
Langley Mill站台
车站出来,一分钟之后,我们可以乘上Rainbow
one(彩虹一号,当地公交)四站之后就是亚历山德拉街(Alexandra
street),不过我们看到了一处风景,决定步行去。突然想到,彩虹车,是不是因为劳伦斯的小说《虹》而得名?希望我的猜测是对的。
劳伦斯的小说已经不是我的菜,但是劳伦斯的散文我却饶有兴趣,笔墨之处,一窥究竟,作者的人生轨迹,跃然纸上,因为真实倒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如同我不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而喜欢她的散文一样。
读《还乡》摘片段,看看伊斯特伍德镇的今夕差异。1926年9月14日-9月16日劳伦斯在离家乡不远的妹妹家,从那里到伊斯特伍德一游,《还乡》记录了最后一次回家乡探望的心绪。回到意大利他就着手写了最后一部小说《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权威研究认为,劳伦斯返乡看到矿工大罢工的情景导致了他写作这部小说的诱因之一。
“在倍斯特伍德的诺丁汉街,房屋仍旧只建在街的一边,另一边是田野。放眼遥望那四面环山的凹地,我仍然觉得那景象很美,尽管山坡上又添了几片红砖房屋,还有一片烟熏过的墨迹。”
http://s10/mw690/001m6YXozy7o8vnjIrD59&690
如今我也来到了这里,它如劳伦斯当年所记,它远离尘世,难以接近,沉睡了一般,但是我们看不到的是烟熏过的墨迹的房子,坚硬的碎石路,也没有脏乱不堪。
http://s1/mw690/001m6YXozy7o8vnv4lOf0&690气候温暖,空气柔和,阳光似有还无,四处一片静谧
http://s2/mw690/001m6YXozy7o8vny46t21&690走了蛮长的一条空旷的路,又看到了红砖瓦房。
http://s4/mw690/001m6YXozy7o8vgVxLl53&690
1885年劳伦斯生于诺丁汉中部采煤区伊斯特伍德镇,当年他还是一个矿工家的鼻涕小孩,租住在十六世纪意大利古老凝重的别墅里,那个年代善的回报就是出人头地,1910年,劳伦斯第一本书要出版时,他母亲正弥留病榻,一位著名的编辑写信告诉他母亲“他四十岁时,能坐上自己的四轮马车。”它母亲叹息道“唉!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四十!”劳伦斯还乡那年41岁,他说“母亲的那句叹息之言没有言中,我的身体一直虚弱,但我的生命力很强。”但是过了三年,劳伦斯还是死了,那年四十四岁,在法国,死于肺病。
http://s1/mw690/001m6YXozy7o8vh6B4490&690
距离劳伦斯最后一次还乡的91年,这里早就没有了厚厚的青石板下依旧的发黑的砖房子,也没有燃烧的矿井出车台依旧散发出那种硫磺味,空气中更没有飘舞的煤灰,也没有机器发出的刺耳声音。
http://s16/mw690/001m6YXozy7o8vhkeGX2f&690但是这些排屋依旧
http://s3/mw690/001m6YXozy7o8vhgliO92&690
除了整洁的排屋,一路葱笼,平原和丘陵上,片片农田,梨耕得细密,整齐划一的田垄,耕地上散落着一棵棵孤零零的树,最近,我跳跃式阅读了劳伦斯28岁的长篇小说《儿子的情人》,里面描写的家乡景象和我现在看到的并无二致,这就是典型的英国乡村风景画中的景象。
人都去那里了?
一片悠闲恬淡,空气充满甜香
http://s11/mw690/001m6YXozy7o8vnk0Km2a&690
劳伦斯笔下20世纪初的伊斯特伍德镇,是一个有轨电车穿行期间的灰色古雅小山城,有一两条繁华的主街道,商贾云集,现代与传统变革背景交织下,雍容华贵与世俗嘈杂并存。如今,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商业开发的经济起飞,也是劳伦斯笔下的泥土气息依稀可见。
http://s6/mw690/001m6YXozy7o8vnGz1H35&690我们来到了劳伦斯故居,这里万籁俱寂
http://s9/mw690/001m6YXozy7o8vnLhiMe8&690
很快就找到了劳伦斯纪念馆,这是一幢2层楼的小屋,就是劳伦斯出生时的家。楼下是一个纪念品商店。
因为参观劳伦斯纪念馆要集体行动,这里只有一位讲解的工作人员,于是买了票之后等候中我们又去周围转了转,再看看曾经的矿区。
《儿子的情人》里是这样描写,“地狱小区”被“谷底街”取而代之,原来看起来是鼓鼓囊囊的茅草屋,散布在青山小路的那条小河边,小区里住着的矿工,都在小煤窑上班。。。约莫六十年前,该地突然发生了变化,小煤窑被金融家们经营的大煤矿排挤到了一边。。于是冒出来了卡森-韦特公司,,,大约就在这时候,早已臭名远扬的地狱小区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卡森-韦特公司在贝斯伍德山的坡地上建立了居民区,盖起了一座座四方大院,后来又在河谷里地狱小区的遗址上建起了谷底街。
谷底街共有六排矿工住宅,每三排为一行,排列得就像六分骨牌上的图案,每排有十二幢房屋。这住宅位于贝斯伍德山陡峭的山脚下,凭窗远眺,至少从阁楼的窗口,可以远望通往塞比尔的谷地缓坡。
http://s7/mw690/001m6YXozy7o8vRjhA2d6&690
http://s12/mw690/001m6YXozy7o8xgyHCrcb&690
住宅本身坚固结实,外观非常像回事。你不妨四处走走,看看下面一排宅前边的小花园,在那儿房屋遮出的阴阳凉处种着耳状报春花和虎耳草,而上面一排住宅的花园里阳光灿烂,种着石竹花;再看看干净明亮的前窗,小小的门廊,小小的水蜡树树篱以及阁楼天窗,,,100年前劳伦斯在小说《儿子的情人》对矿区的描写,正是我如今看到的样子
http://s11/mw690/001m6YXozy7o8xgbihI1a&690
难以想象100年前,虽然当时实际生活条件还十分糟糕,但矿工的住宅已经相当不错,房子确实盖得气派,怪不得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很有底气让我们先四处看看呢,,,比较往往容易产生联想,不过联想的话题还是就此打住比较好,,,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准备进去了
http://s2/mw690/001m6YXozy7o8vVjwwV91&690前一篇:【英国】诺丁汉的深秋
后一篇:【印度】印度纪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