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觉形象的理论-视觉形象的语义学特性(二)

(2006-08-11 17:50:35)
分类: 网络传媒与视觉传达

      视觉形象的语义学特性,并不是指图像符号必须是某一物体的总体外观的全息复制,一个形象只要反映了它的所指物的某些特性,就能成就自身的意义。
      实际上,即便是全色照片也难以复制现实世界的某些外观特征,平面的特性使其无法具有我们研究感受到的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虽然技术的发展,三维电影、全息照片、虚拟现实技术使成像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但是制作者对现实影像的取舍有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主观色彩,这又是与事物客观自然的本性相悖。
      事实是,形象与现实之间即便是很基本的匹配,那怕是一根简单的曲线,也足以启发大脑对现实世界的视觉解释程序。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摄影图像与人工或电脑绘制的图像是有区别的,照片上记录的是现实的直接有形的痕迹,客观性是它的基本属性,而创作的图像则是人的思维的结果,人为的色彩很重。
      就语义学特征而言,将视觉形象明显地区别于语言和其他传播形式的正是它们的标记性和形象性特征。视觉形象传播是一种直观性的传播方式,更易于为观者所接受,因此,在生活节奏快的环境中,更显其生命力。读图时代就是对这种特性的最好的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