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中篇小说《琴断口》:爱情的凄婉,人性的光芒
(2010-11-07 12:05:01)
标签:
琴断口鲁迅文学奖文化 |
分类: 评论卷 |
湖北作家网:http://www.hbzjw.net.cn/yddetail.jsp?id=201011080849520007&classid=17
中国艺术批评网:http://www.zgyspp.com/Article/y2/y12/2010/1107/26758.html
爱情的凄婉,人性的光芒
方方的《琴断口》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完全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最初,我知道这部中篇小说是在2009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作协作家读书班学习。学习期间,汪政老师给大家讲述了方方的中篇小说《琴断口》,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从南京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阅读《琴断口》(原载《十月》2009年第3期)。当我读完之后,方知汪政老师为什么会如此地评价这部小说。
这部中篇小说为什么能感染人呢?
首先这是一个回肠荡气,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下雪的早晨,杨小北约米加珍的前男友蒋汉到白水河边作一个彻底了断,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这个凌晨,白水河上的桥坍塌了。杨小北因一件雨衣捡回一条命,而蒋汉就没有杨小北运气好了,连人带摩托车掉进河里,失去宝贵的生命。婚后的杨小北和米加珍,并没有拥有爱情而幸福美满。最终,杨小北在别人的指责声中,带着深深的自责和负罪感,离开了米加珍,去了南方……小说中,杨小北俏皮可爱,马凯真诚、善良、又充满爱心,蒋汉忠厚、老实,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小说中外公这个人物也不可疏忽,他那充满哲理和谶语的语言,也给人以奇异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其次,小说中琴断口具有较强的隐喻性、象征性和地域性。琴断口是汉阳的一个地名。我没有去过,但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因为我读过诗人车延高一首名叫《琴断口》的诗歌:“不去考证那把古琴损坏的程度/只问,有没有人想去修复它/琴断口不仅是过去的地名/它有强调的口吻,在等一句对白/断过的弦可以在断过的地方接上/是啊,知音死了,还有那么多人要活/灵巧的指头为什么不劝劝生锈的心/水流向前,生者不该被昨天伤害/一个亡魂也不该让你拒绝活着的人/泪突然间醒的,从楚国的眼眶落下/月湖盛满夜的沉重,月影梳理野草/伯牙、子期就坐在记忆守护的坟上/灵魂洁净,两袖清风/真正的符号夷为平地,尘埃/覆盖一切/现在空和有是相逢一笑的剑与鞘/两颗心的想念缔约,废除了距离/琴断口,你的流水有韵/述说一柄古琴摔出的佳话/听话听音,我知道今天一定比昨天重要/弯腰,我把时间扶起/去古琴台拨弦,听高山流水”。毫无疑问,作家把这个爱情故事放在这里演绎,目的就是想通过琴断口这个地理意义的故事——俞伯牙摔琴得知音,与小说主人公杨小北和米加珍之间的感情纠葛进行折射和暗合,既强化了小说主人公的负罪感、自我救赎和良知的觉醒,又有较强的隐喻性、象征性和地域性。正是基于对爱这样的理解、对生命这样的珍视、才有了洞穿人性幽暗后的明亮和晶莹。
再次,我认为在朴素的叙事中,作家在爱情的维度中加入了人文关怀的维度。这两种维度的并置,使方方的小说有了人性美的昭示和悲悯之情的呈现,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和审美上的张力。最终,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在这个喧嚣而又充满激烈的竞争社会,假如我们没有责任,没有他责或自责,没有灵魂深处的煎熬和道德良知的觉醒,那么,我们的内心又怎么能有安祥、明静的澄明呢?我们的人生又怎么能有静穆、尊严的壮美呢?正如作家方方在这篇小说获奖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生活的确发生着巨大变化,这变化不是让我们的人生简单了,而是更为复杂。人性中的大善和大恶都更加突显。我不知道我的文学是否能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我只是按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去写。我喜欢有力量的文学,所以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有力量。”
2010-11-1初稿,2010-11-7改毕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