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的定义和分类
(2009-04-19 18:52:33)
标签:
心脏缺血教育 |
分类: 医学类 |
缺血性心脏病的定义和分类
“缺血性心肌病”与“冠心病”是同义词。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缺血性心脏病分为五类:
⑴原发性心脏骤停
为一突发事件,是由于心电不稳定所致,不可以作出其他诊断的依据,可作为无既往缺血性心脏病的证据。
⑵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增加或运动有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常有效。又可分三类: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上。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胸痛的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自发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增加无关,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缓解。心电图常出现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若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暂时性ST段抬高,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依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的变化而作出临床诊断。
陈旧性心肌梗死:依据肯定的心电图改变,而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和酶学变化而作出临床诊断。
⑷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后一篇:祝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