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血压特殊类型危险评估应对策略健康 |
分类: 医学类 |
高血压通常指在安静状态下,坐位右上臂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更新,现已证实:在医院中偶尔测得的基础的、静态的血压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随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的日益普及,医生们发现了6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特殊类型高血压。
1、白大衣高血压
在研究高血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测量血压会升高,而在诊室外的地方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又称“诊所高血压”。如果在诊室外血压也高于正常,但诊室内更高,则称为“白大衣效应”。多见于女性、年轻人、体形瘦小以及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
危险性评估 “白大衣高血压”对靶器官有不良影响,因为患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仍有较高的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其损害程度介于正常和持续性高血压患者之间。
应对策略 主要包括戒烟、减重、限盐、平衡膳食、消除紧张、保证睡眠,并及时纠正血糖、血脂异常。
2、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或被掩盖的高血压,是指诊室内测量的血压正常,而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昼平均血压水平升高。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以及诊所测血压在正常高值者。
危险性评估 有很高的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甚至可能已有明显的靶器官损害--微量蛋白尿和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较高。
应对策略 隐蔽性高血压预后较差,可能被忽视,因此实施积极降压治疗。
3、夜间高血压
夜间收缩压均值大于125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均值大于75毫米汞柱时,就称为“夜间高血压”。
危险性评估 夜间高血压可促进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应对策略 药物治疗应个体化,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或晚间加服一次中效药物。同时,还应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清晨高血压
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上升速度较快,被称为“清晨高血压”。
危险性评估 清晨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明显相关。
应对策略 1、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时,动作宜慢,活动量宜小,最好不要太早做晨练。2、应尽量选用作用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且较平稳的降压药。每天清晨醒后即刻服药一次。
5、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有些老年人在刚起立时或长时间站立后,血压下降,感觉头晕,严重时可导致晕厥;而在卧位时,血压可能非常高,夜间血压则更高。
危险性评估 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极高,降压药物的选择非常困难。
应对策略 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体位时动作尽量放缓,使用弹力长祙是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6、运动性高血压
运动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运动负荷下,在运动过程中或刚刚结束时,血压反应性升高的一种现象。诊断标准:运动时收缩压大于20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较运动前上升1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
危险性评估 运动性高血压是将来发展成为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
应对策略 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等,并及时进行干预。
前一篇:怀孕3个月内不要注射流感疫苗
后一篇:记住六个一 糖尿病治疗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