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急救技术普及中国健康 |
分类: 常识类 |
急救技术与数学语文同等重要
由于我国处于城市进程高速发展时期,家中、公共场所、旅游途中、娱乐场所,危险无处不在,因此急救显得尤为重要。急救是伴随人类生活、生产最悠久的技术。出现各种急症,如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哮喘、急性胰腺炎等时;遭遇各种灾害、灾难,如煤气中毒、晕厥时,都需要和急救打交道。但中国的急救事业、国人的急救观念比发达国家晚了大概30年。这体现在大多老百姓在遭遇紧急情况时,一是没概念,如以为是胃痛,躺躺就好,却不料是心源性猝死的征兆;二是不懂急救知识,该平躺时让病人坐着,该不动时搬来搬去,反而加剧病人病情。老人、儿童等是最需要掌握急救知识的弱势人群,但往往得到急救培训的人最少。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议案,建议将心肺复苏课程纳入正规必修课,“如果说学语文、数学是为日后成才,那么学习如何急救则更为重要,因为无论任何时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学会自救更为重要。这首先由于中国急救网络不健全。在急救资源的区域分布上,很难一个电话,救护车4-7分钟就能到现场。其次,大多急救车只充当了输送病人的工具,却没有起到“移动重症监护室”的作用。此时,“第一目击者”就理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马路上,警察或路人是第一目击者;在家里,家人是第一目击者;在办公室,同事为第一目击者等等。因此,任何人都该会一些急救原则。公安、消防、饭店、旅游等行业工作人员及保安、家政服务人员更该掌握。
前一篇:辽宁营口党政主要领导调整
后一篇:女性糖尿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