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肌无力是一组全身骨胳肌肉都可累及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受影响的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新斯的明等药物后可以暂时好转。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一般都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病人伴有胸腺肥大、增生或胸腺肿瘤;也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相伴存。过度疲劳、病毒感染、分娩等可能为诱因。男女两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任何部位的骨胳肌肉都可受累。女性多于男性,尤以20~3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10岁以下起病的儿童以单纯眼睑下垂为最多见,晨轻晚重。
有的小孩仅在睡醒后眼裂睁大,半小时后即眼皮下垂,以一侧多见,亦可左右交替。少数儿童出现复视、斜视或眼球完全不能活动;常伴盗汗,但极少发生全身肌无力。小孩患重症肌无力,家长不必过份紧张,只要适当调养,虚汗停止后,多数小孩可以恢复正常。
成年人重症肌无力,常以眼睑下垂、复视为首发症状,逐步累及面肌、吞咽肌、颈肌和四肢肌而出现气短懒动,稍稍活动即感手脚酸软、颈项重、走路无故易跌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清晨较轻,活动和疲劳后加重,休息后好转。多数病人从首发症状开始,在1~2年内发展至最重;5年内病情时常波动,时好时坏;5年以上的病者多数逐步稳定。
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某些抗生素、如粘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均有加重肌无力之作用,应当注意。若因感染或用药不当等引起全身肌无力、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或伴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住院。
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1)、服用嗅吡斯的明、新斯的明等抗胆碱脂酶药物;免疫抑制疗法;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就是胸腺或胸腺瘤的切除(此疗法只适应于有胸腺增生或有胸腺瘤的患者),该疗法被认为是西医治疗重证肌无力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全部做了手术的患者都有效,临床上做过胸腺手术的患者,有40%-50%左右能在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长期疗效并不乐观,从临床来看有一部份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可以维持2-3年左右不复发;也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时间不长,肌无力现象便会再次出现,而且比手术前更为严重。
(3)、血桨交换法。这种疗法运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用于严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而且该疗法费用昂贵,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一般能维持在7-15天左右。
二、中医中药治疗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