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60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2007-08-23 14:04:20)
标签:

科学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医学

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一、    健康的概念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不尽相同。

  “健康就是没病”,这是人们最初时期对健康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实际上,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生命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健康水平也有不同的能级状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类的疾病与死亡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心身疾病,近年称为生活方式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的1948年,向全世界发出了有关健康的重新认识,这就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50多年来,WHO向全世界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神圣的任务,这就是在医治人的躯体上健康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最完美的状况。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马斯洛(Maslow)与米特尔曼(Mittleman)提出的十条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对环境及其相关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综合提出了心理健康应具备的10项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

3生活目标符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经常保持接触;

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情绪表达适当并能及时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群体的意愿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能努力使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适当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