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足球第114期——上港提前出线靠的是什么?

标签:
上海上港亚冠墨尔本胜利 |
分类: 午志评球之亚冠 |
上海上港主场3-1力克墨尔本胜利的比赛已经过去几天,但提前一轮以小组头名身份出线,依然可喜可贺。比赛中的进球和防守,都还存在一定规律,也能反映出埃里克森的执教能力与水平。下面就为您复盘和解析本场比赛的一些重要环节和细节。
上半时前30分钟,墨尔本胜利一改往日的防守反击策略,将阵线主动前压,企图反客为主。而上港基本处于守势,其实也是埃里克森吸取双方首回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将防线主动后撤,不给对方打快速反击的空间。但在墨尔本胜利主攻右路的情况下,上港的后防线尤其是左侧,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这一次,如下图1。
图1
解析:
对方的直传球打穿了上港左路的防守,随后的连续扣球又接连躲过了两名上港队员的铲堵,随后在中路形成了威胁。
当上海上港抵挡住墨尔本胜利的攻势后,进球也随之到来。此前,武磊有过在罚球弧顶处的直接打门高出横梁,也有角球争夺下来后射门打高。但当比赛来到第38分钟时,武磊的头球则没有顶高,随后于海将球撞进球网,如图2、3。
图2
解析:
孔卡发出任意球时,武磊就已经在后点高速起动了。其实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一些进球和进攻过程累加在一起就会发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上港左侧进攻的时候,武磊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完全的绝对)都会包抄后点,埃尔克森则包抄中点或前点,这种传跑路线的选择显然是经过平时的准备和多次演练。
正如双方首回合比赛时,虽然上港客场1-2落败墨尔本胜利,但武磊在后点包抄时所打入的一球,同样是左侧的起球,只不过当时是运动战当中的传中,如图4、5。
解析:
图4、图5,运动战当中,武磊同样在远端包抄时跑向后点,而且有直线跑动过过程中的变线和加速。
同样是那场比赛,武磊在下半时在几乎相同的地点还获得一次头球攻门的机会,同样是接到同伴在左路的传中,如图6。
再说回到此役,当比赛来到下半时,墨尔本胜利的主攻方向依然是右路,并且在换上马卡卢纳斯之后,也的确从右路找到了突破口形成破门。
不过早在下半时伊始,埃里克森就已经非常聪明地将武磊从右路调到己方的左路,专打对方主攻方向的身后,并且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例如那次点球的形成,如图7。
解析:
于海中路横向摆脱后的直线长传球,找到同侧前插的武磊,武磊高速突破时,造成墨尔本胜利的右后卫加洛韦手球犯规,形成点球。
下半时,上港的主攻方向是自己的左侧,也是墨尔本胜利的右侧。相比较于墨尔本胜利右侧的进攻,埃里克森用进攻代替防守,用武磊的速度和犀利的反击打对方的身后,以此方式来对抗对方的进攻,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至少这一点,埃里克森的临场应变和调配能力就可见一斑。
(本文未经同意和授权,禁止私自复制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烦请转发,也希望把您的观点发给我。欢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文明、积极、平等交流。
足球技战术分析师 董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