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午志
董午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70,386
  • 关注人气:5,8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1将冒抢犯错(图)

(2013-07-23 09:59:08)
标签:

解读

国足

技战术

理念

体育

分类: 午志评球之国家队

中国队后30分钟众志成城,凭借顽强的拼劲和血性将比分扳平。赛后,国足重新拾起的进取精神和国家荣誉感再次扑满各大媒体的版面。诚然,与36天之前的15相比,我们端正了比赛态度,但欣慰之余还应该冷静地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面对这支由J联赛的新人临时组建的日本国家队,我们在控球率和场面上的控制都没有占到优势,特别是在10领先后,被对手连下三城,暴露出我们的后防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其实,这支日本国家队的进攻谈不上犀利,但对时局的控制和对机会的把握还是要高出我们一筹。仅从那三个进球就可以看出日本队员很强的阅读比赛能力,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后防线上的缺陷。

 

32分钟,日本队高荻洋次郎左侧开出角球,双方前点争顶后,机敏的工藤壮人再次将球顶回门前,栗原勇蔵鱼跃冲顶破网,而此时,中国队的大部分队员则缺乏对第二落点和第三点的保护,如图13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1 双方争顶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2 工藤壮人回顶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3 栗原勇蔵冲顶破门

 

解析:

1、图1中,中国队有3名队员在同时争顶前点,位置出现重叠,为后面的失球埋下了伏笔。

2、图2中,工藤壮人回顶门前时,中国队在前点有5名队员,但都位于一条线上,没有及时对第二落点加以保护和控制,也没有积极的回撤保护球门区。

3、图3中,栗原勇蔵冲顶的位置位于中国队守门员和前点队员的中间,但两人都没有对来球加以阻截,也没有对栗原勇蔵进行有效的干扰。于是,日本队在中国队的罚球区和球门区内,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在身高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头球接力的方式轻松破网。

4、这个失球充分反映了我们对球路的判断、对落点的保护、对门前的控制,做的远远不够。

 

下半时第59分钟,日本队进攻到前场左路获得界外球机会,当中国队两名队员还在举手示意时,日本队已经利用中国队空虚的后防快速掷出界外球,随后经过连续进攻,在左路获得传中机会,柿谷曜一朗前点甩头攻门将比分超出,如图48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4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5 快速掷出界外球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6 日本队连续组织进攻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7 槙野智章传中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8 柿谷曜一朗甩头攻门

 

解析:

1、图4中,当裁判员判给日本队界外球时,中国队的两名队员不是在迅速回防到位,而是同时举手向裁判示意。而此时日本的队员则在快速去捡重新滚回到球场内的皮球,同时中路的同伴已经开始靠近接应。

2、图5中,日本队快速掷出界外球,在这一瞬间,中国队至少有三名队员是无效的防守队员,没有处于应有的防守位置,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图6—图8,日本队经过连续进攻,从左路找到突破口,完成传中和抢点包抄攻门。特别是图7中,槙野智章传中时,中国队在罚球区内有4名队员,而日本队只有两名包抄队员。但中国队又是在以多防少的情况下,被日本队攻门得手。

 

仅仅1分钟之后,国足便再遭打击。前场传球失误被日本队直接斜长传打反击,柿谷曜一朗得球后突破杜威的防守到中路,在包夹下送出助攻,工藤壮人推射入网,如图913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9 中国队前场丢球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10 日本队马上长传反击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11 柿谷曜一朗横向突破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12 柿谷曜一朗吸引三个人后送出助攻

13张图解读国足丢球:1防4不丢才怪 <wbr>1将冒抢犯错(图)

 

13 工藤壮人推射入网

 

解析:

1、图10中,当国足失误被日本队断球长传反击时,临近的3名队员并没有及时反抢加以限制。

2、图1112中,柿谷曜一朗横向突破并吸引了三名中国队队员后将球巧妙地分给处于空当处的工藤壮人,后者轻松推射破门。

3、图11中,柿谷曜一朗横向突破时,中国队罚球区内中路的防守队员冒然的上抢,导致其侧后方的工藤壮人处于无人看管的情况。当时,杜威虽然被突破,但还在紧紧盯防柿谷曜一朗,因此其若想轻松打门或传球并不容易。但是,中路队员的冒然封堵,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给身后的日本队接应队员留出了大片的空间。如果其能够像黄色箭头所指的方向向左侧稍稍靠拢,既可以对中路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兼顾到左路的日本队员。

 

有句话叫“选择比培养更重要”,放在足球比赛中,这个“选择”包括了传球时机的选择,传球方向、脚法、力量、弧度的选择,当然,也包括防守站位、上抢时机、围抢人数的选择。这些,是靠很强的战术素养作为支撑的!

 

从这三个失球的过程可以看出,和日本队相比,哪怕是这支由J联赛球员临时拼凑起来的国家队相比,我们对于比赛的理解和阅读比赛的能力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正是我们一些平时养成的坏习惯,特别是细节上的处理方式,导致了最后的失球。

 

我们要想真正的提高和进步,若想尽快缩短与日韩的差距,光凭血性和顽强是不够的。精神层面固然重要,但要在场上实实在在的控制局势和创造机会,还得依靠实实在在的去踢,不仅认真踢,还得会踢,踢得聪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