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荷之战荷兰秦升背后体育 |
分类: 午志评球之国家队 |
首先看到的是技战术的差距。中荷之战一开始,荷兰队的两名中后卫之间就连续4、5次耐心地传递着皮球,摆出一副求稳的态势。当人们对于荷兰队的比赛态度产生质疑时,荷兰队第9分钟于中路断球后立即发动反击并制造点球由范佩西破门时,郁金香的芬芳与实力瞬间便完全展现于工体的夜空之中,如图1—5。





解析:
1、图1、2中,荷兰队抢断中国队在中场的回传球。
2、图3中,荷兰队的准确直传球,瞬间就穿透了中国队3名队员的防守。
3、图4、图5中,抱着“打算拼一下试试”心态的张琳芃于侧后方铲倒率先触到皮球的罗本,吃到黄牌并造成点球。
张琳芃的铲球确凿无疑,至于是否该做出铲球动作姑且不论。就荷兰队这次从断球到发动反击并迅速制造威胁来说,展现了世界级强队的实力。相比之下,中国队在比赛开始后的前3分钟时间里也连续两次利用荷兰队的失误断下皮球,但却因为自身技术能力的差距而无法及时发动有效的反击。传跑时机总是对不上,不是控球队员传不出球来,导致接应队友时常越位,就是拖泥带水的径自闷头带球以致陷入被对方多人围抢的局面。这就是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们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第13分钟,荷兰队继续施压,在中国队罚球区线附近双方形成混战,德古兹曼得球突破被秦升从斜前方腾空而起踹倒,如图6、7。

当澳大利亚籍裁判员马修出示红牌时,秦升一脸的无辜与委屈。但看过这两张截图尤其是图7后,恐怕很多人会觉得即使在这么一场含有商业因素的国际A级赛事中出此恶脚,还是有些太过。
赛后朱炯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秦升的这种动作在中超比赛中有时会被出示黄牌而非红牌,甚至不犯规”。正是国内联赛中经常出现的降格处理,使得我们的队员在拼搏与野蛮之间出现了概念的偏差。
国外更高水平联赛中的拼抢激烈程度要高出我们许多,然而像马克莱莱、加图索这样的强力防守型后腰凭借的并非野蛮的抢劫方式,而是凭借合理的卡位以及合理的运用身体来树立自己在世界足坛中地位的。而在我们的联赛中,粗鲁甚至野蛮的抢劫动作屡见不鲜,而执法不严甚至随后的追加处理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也默许甚至纵容了球员这种对人对己均极端不负责任的野蛮行为。而到了亚冠甚至洲际赛场上,没有人情世故,有的只是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因此,我们的球员在无法寻求网开一面时便被平时养成的坏习惯所出卖和击败。对于比赛的尊重和自己以及对方球员身心安全的尊重,我们比世界强队的差距要更加明显。
虽然0比2的比分同13年前的那场中荷比赛的结果相同,但意义却有所不同。戚务生当时的那支国家队在荷兰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和技战术能力,马明宇和黎兵等人都曾威胁过德胡耶把守的球门。但13年过去了,我们的技战术能力没有看出有多大的进步,火爆的脾气和拼抢的野蛮方式倒是有了“突飞猛进”。
国家队的比赛只是一个缩影,像秦升这样的动作在今年的中超甚至中甲赛场上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恐怕技战术的层面与对比赛的认知和尊重相比起来,已经不再那么重要。相反,如何学会尊重比赛、尊重对方,是我们更应该去反思和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