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

(2007-12-07 23:33:17)
标签:

教育杂谈

(撰文:穆欣欣;  转载自11月28号《澳门日报》) 
分享
    “三歲定八十”是否靈驗,無從考證,不敢亂下定論。不過,孩子在兩歲之後,關於“我”的這一概念逐漸清晰起來。此前,我將小人兒對世界的懵懂認識,歸納為“不分你我”。那段時間,在他的語言裏,說“你”更多時候是指他自己——“我”,或者會把“我”說成“你”。大抵世界在他眼裏,便是大同。

    家裏小男孩自從上了幼兒園後,最明顯的轉變是突顯“我的”這一“疆土”意識。無論是吃的還是玩的,他會一邊喊著“是我的是我的”,一邊進行“爭奪”。大概在幼兒園,一切實行分配制,“我的”便是“我的”。內心私欲不時出來作怪,把“我的”地盤擴大, “掠奪”行為因而產生。世界上有幾場戰爭的誘因不是這樣的呢?

    恰恰此時,北京動動鞋子兒童劇團推出新劇——《泡泡口香糖》,一個“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的“經典美德劇”。內地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讓孩子學會“分享”,真的是成長中的重要一課。

    週六上午,寒冷有風,我帶著小男孩往劇場,一同分享這個“分享”的故事。這是小男孩第四次走進劇場,至今,他已諳熟劇場規則,知道臺上不說“小朋友再見”是不可以隨便離場的。

    分享《泡泡口香糖》只有四個角色:黑山羊、白綿羊、樹仙子、蜘蛛弟弟。頑皮的黑山羊喜歡吹泡泡糖,她用泡泡糖黏住了蜘蛛的腳、用彈弓打傷了小鳥的一隻翅膀、經常欺負白綿羊……但最終會吹笛子的白綿羊,還是和很想吹笛子的黑山羊一同體驗了分享的快樂。

    這一次在小劇場的演出,佈景簡潔到只有一條顏色鮮豔近似蹺蹺板的獨木橋橫貫表演區,再加上“橋”後蜘蛛弟弟的居所——樹。近一小時的表演,很多戲是在“橋”上生出文章。孩子看戲,要求多變,情節的多變、表演的多變,這比依靠舞臺上聲光電等物質手段來吸引孩子要難得多。兒童劇除了傳達真善美的正確理念外,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同樣是兒童劇的關鍵。“郎騎竹馬來”,這是童趣,有遊戲成分,富想像空間,遠比牽來一匹真馬上台有趣味。

    這幾天,小男孩的睡前故事便是黑山羊和白綿羊,我有意強調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的主題。待他熟睡後,我打開電腦,卻發現小城澳門要多熱鬧有多熱鬧。無非就是分享還是獨食的選擇,怎麼到了成人世界裏,又變成了一團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