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美——访台湾著名儿童剧编导李明华女士

(2007-04-23 23:38:59)
标签:

中国的文化之美

儿童剧

老鼠招亲

家庭

    今天凌晨,东方巫婆向《老鼠招亲记》剧组特地从台湾请来的导演李明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西瓜老师——发出一连串提问,以下是她刚刚收到的回复,贴在此与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分享吧!

[东方巫婆]    有人说,让小孩子这么早就看《老鼠招亲记》这样一部关于婚嫁的剧不合适.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明华,以下称西瓜老师] 静下心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玩家家酒最喜欢扮演的角色是谁?

    孩童最喜欢玩家家酒,那是有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意义的,因为家家酒的情境一定是生活的反映,或是小孩觉得有趣的,想重复学习或感受经验的。新娘新郎及爸爸妈妈的角色扮演是常有的事, 孩童透过游戏过程,透过角色扮演,是一种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必需的一种成长学习,所以我一点都不觉得不合适。而且婚礼在童年的经验中是美好的、热闹的、有趣的,也是令人期待的;婚嫁是生活及文化的一环。难道家长不带孩参加婚礼吗?那可会少了很多美好及幸福的经验喔!我小时候美好经验之一,就是作小花童呢!
[东方巫婆]  这个剧的故事情节性很强,内在逻辑环环相扣,不知道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看?

[西瓜老师] 小朋友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所以我觉得五岁以上就没问题,三、四岁小朋友需要父母导读一下故事,但如果之前就己听过这个故事,不管是那一版的,我觉得孩子就一定看得懂,而且会看得很有趣,因为透过舞台,把平面的故事,变成立体的呈现,加上台词、肢体动作、舞美的各种变化,小朋友会有一次开心的剧场之旅。

[东方巫婆]  在台湾演过多少场?多大年纪的观众居多?

[西瓜老师] 这个戏在台湾已演过上百场,并二次远赴纽约演出!不夸张的说,观众年龄层的覆盖面是3一99岁,其中以5一12岁孩子最多,当然也有父母带一、二岁的小朋友进剧场,我们就会提醒,买靠走道的位置,当小朋友专注力不够时,可带他到后面走走再回来,也是让孩子习惯剧场的方式之一。

[东方巫婆]   听说该剧曾两度应邀到纽约演出,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吗?

[西瓜老师] 我们到纽约的二次演出,一次是台湾文化单位安排,一次是受纽约当地艺术单位邀请,他们为配合此次演出,特别在一些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月活动”,教小朋友中国习俗故事、中国的毛笔字、写春联、中国年节要吃的食物,内容非常丰富,也为纽约小朋友在看戏前作了很棒的暖身活动,让他们对演出情节更有感觉,是很好的文化交流。
[东方巫婆]  在台湾儿童剧市场上,中国的故事和外国的故事那种在舞台上更受欢迎?

[西瓜老师] 台湾儿童剧团也经历过演外国童话的过程,然后开始反思,我们只能演外国童话吗?接着进入自我创作的过程,近年各团作品都以原创多,或是改编有趣或有名的绘本故事,当然安徒生或格林的童话也会有,只是比重不重。其实不管中国或外国的故事,只要是好故事,都值得为孩子演出!

[东方巫婆]  "老鼠招亲记"和台湾的"老鼠娶亲"有什么不一样呢?

[西瓜老师] 还蛮不一样的,等于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意,像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样,视野更广、内容更有趣,而且融入北京的风土人情,所以是挺不一样的。

    在言语上,大陆的南腔北调,独具趣味,运用在演出中,更添台词的魅力。

    在情节上,老鼠女儿对自己终身幸福的追求具主动权,而不是原故事被动的被安排,是很好的两性教育。

    在舞美上,大陆舞美对中国传统的熟悉度,让舞美在整体呈现上,古典中又有现代感,很是丰富。

    传统故事的新创造是兼具美学与文化传承的重责,我们希望透过深入浅出及孩子可接受的方式,把京剧的元素让孩子体验,从中认识自己文化之美,了解传承保存之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