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称《弹珠》剧为“呼唤爱心的剧”

(2006-07-29 01:22:36)
分类: 专家评论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今天的戏就看了两段,还没有看够。让孩子演习,这引起我很大兴趣,戏剧是非常有趣的事。我从事30年儿童教育,其中有20年在做儿童教育研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戏剧表演家,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人们从小就表演,即便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但是也可以分角色表演,儿童戏剧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很好的教育,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孩子,缺少友谊,缺少理解。在剧中,那个大婴儿是个非常精心的设计,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谁若小看孩子,他比婴儿还要小。剧中巫婆唱的歌很不好听,但是他却能与那个婴儿沟通,因为只要表达出爱心就能沟通。这是一部呼唤爱心的剧。都说孩子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严重。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能像巫婆一样,嫌孩子烦。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特别需要陪伴,今天的孩子都需要爱心、童心、互相理解。对这个剧,大人、小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现在孩子们可以说是陷入了情感荒漠,每天上网、看电视,很方便快捷,很少有人正式地看戏剧表演。泯灭了人表演的天性。

 

孙云晓老师访谈录

问:您怎么看今天的戏?

孙:作为儿童剧,谁的剧本走近儿童,就能受欢迎;谁远离儿童,就不受欢迎。我曾经看了很多儿童剧,《寒号鸟》、《迷宫》等等,虽然是儿童剧,但是表演者都是成人,都是专业的儿童演员。这次让儿童来演戏,提倡儿童戏,是心灵上的安慰,让儿童得到更多的艺术、浪漫和想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力。戏剧是保持儿童天性特别好的途径,儿童的创造力、表演力是幼稚的,随着他逐渐长大,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对孩子的熏陶、培养至关重要。今天的剧,非常贴近儿童生活,据调查,60%的孩子有攻击性需要,不是说打人或者骂人,而是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意间伤害别人。而今天的戏,讲的是宽容、尊重别人。我刚和明华团长聊这个戏,说这个戏是为了台湾曾经出现的“钥匙儿童”而排演的。台湾曾经出现过那种父母在外打拼,孩子自己脖子上挂个钥匙,孩子非常孤独的社会问题。这部戏具有“亲子视角”,让两代人相互理解,大人看了会反思自己是否忽视了孩子,孩子也会学着理解大人,增进这种两代人之间的“代际沟通”。我认为现在很多父母需要孩子教育方面的指导,不能太功利,这也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水平问题。此外,这部戏还讲到“宽容”,你不喜欢他,是否能宽容?

 

问:您如何看儿童剧?

孙:我前些天参加中国儿艺儿童剧研讨会,发现儿童剧反差很大,安徽儿童剧院每年数千场

场戏,苏州的《123齐步走》要演3000场,说明儿童需要。儿童剧要走进孩子心灵,演出形式要适合孩子,深入到学校去。现在的教育比较急功近利,很少能有家长让孩子来看戏,有的不是经济问题,一个家庭拿出百十来块钱给孩子看戏还是负担得起的,但是家长会说,我看了这场戏,孩子能提高多少分?考试不行就是不行。到剧场看戏,是身心都做好准备的,很虔诚地看戏。像我到俄罗斯旅行,为了看一场顶级的《天鹅湖》,甚至是洗了澡,很虔诚地看的,这在剧场受到的艺术熏陶和在家看电视、看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看过一场戏,那是很悲哀的。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之处就是现场性、真实性,戏剧容易出精品,精而又精,电视、电影容易出“俗品”,一部韩剧100多集,戏剧不可能那样演,所以必须精,小孩看了就喜欢模仿。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变儿童剧萧条的现状?

孙:首先剧本要适合孩子,需要满足孩子的审美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和孩子们的成长特点,贴近孩子的生活。其次,家庭和学校要转变观念,不要忽略戏剧艺术对孩子的影响,现在很多大人认为:看戏,有必要吗?时间太可惜啊。学校应该形成一种机制,把让孩子看戏制度化,有计划地看,比如规定孩子在小学阶段必须看10场戏,时间、收费都规定下来,像普及教育一样普及艺术熏陶。现在一费制的限制,收费问题,所以很难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