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
(2011-08-08 19:53:07)
标签:
东亚感动复评步步高超市课程评价杂谈 |
分类: 好好学习 |
2010年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
语
(时量:120分钟
题号 |
第 一 部 分 |
第 |
总分 |
合分人 |
复分人 |
||||||
一 |
二 |
三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得分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
|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分)
1.以下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A.依法治校
2.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
A.文本与课堂
3.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A.养成良好习惯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基础性、普及性和(
A.全面性
|
二、简答题 (6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
三、材料分析题 (10分)
【材料】 我是一个英语“差生”,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功夫不负苦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好成绩。我非常高兴,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座位号 □□ |
第二部分
|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大写字母填在
每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二
A.⑥②⑤④②①③
C.③⑦①④⑥⑤②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教(jiào)室
B.着(zháo)火
C.强(qiánɡ)大
D.干( ɡàn )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南辕北辙
B.竭尽全力
C.百发百中
D.失魂落魄
4.给带点的字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②①③⑤
5.下面语段中括号处依次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6.下列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7.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9.下面这段话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允许差异。
B.开放的课堂,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C.语文课程评价中,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方式。
D.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
|
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
3.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5.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
6.请将下面的古代名句补充完整:业精于勤,荒于嬉;
7.请补充古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9.一提起这几年的生活,李老汉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生活真是
10.成语接龙:扬眉吐
|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闭塞、茅塞顿开、搪塞”中的“塞”,都读“sè”。
2.“方”字的第三笔是“撇”。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
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4.“秦时明月汉时关”诗句的意思是:这明月还是秦朝时的明月,这边关还是汉朝时
的边关。
5.“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看到实在事物彩虹后引起的联想。
6.“绿叶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缩句后是“绿叶贡献。”
7.《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8.综合性学习就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的综合。
9.“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意思是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10.在“口语交际”阶段目标中,第二学段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交谈”这一要求。
|
四、阅读题(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感动是一种养分
①
②
那么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又匆匆飞走。譬如
③
见一颗流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翼翼与肃穆庄严……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想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时候,感动我的竟是那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视的场景。正如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的残骸艰难地向前移动,最终,它们几乎全部移进了我的内心,默化成一曲悲壮的挽歌和一场永久的仪式。
④
⑤
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
⑥
⑦
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更钟情于它们。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睦友善、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每一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⑧
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
⑨
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生活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1.联系生活体验,结合上下文,给第②自然段空缺处补上一个让你感动的例子(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譬如
2.第③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3.作者为什么说“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4分)
|
五、教学实践题( 38 分)
1.教学案例分析(10分)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菜园里》一课的教学片段,请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学
实践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师: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大家看,这么多的蔬菜,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齐)认识!(学生很兴奋的样子)
师:那好,待会儿同学们下座位到教室周围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把所有蔬菜认完了回到座位上。(学生飞向教室四周,看、摸、闻蔬菜,再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认完后回到了座位上。)
师:我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小朋友从卡片中找出它,大声读出来。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师:这是——(老师举起一个大南瓜)
生:“南瓜”、“南瓜”……(声音挺大的)
师: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字是——
生:鼻音。(部分学生发现了)
师:大家再读一遍。
生:南瓜。(学生很自信,发音准确)
……
师: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
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生: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还很软,像一根鞭子。
生:我觉得豆角更像一根绳子。
生: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生:南瓜是黄色的,它的皮很硬。
生: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还有一股清香味。
生:我知道了卷心菜是我们平常说的包菜。
……
评析:
2.教学设计(12 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设计一次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请写出训练内容、教学思路及设计意图。
(2)设计一次中、高年级作文训练,请写出训练内容、教学思路及设计意图。
训练内容:
教学思路:
设计意图:
3.教学感悟(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