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固执的以及其他——与学生谈创作(十一)

标签:
复旦教学当代艺术作品创作文化 |
分类: 当代艺术教学 |
与学生聚餐
徐成正在进行中的作品
执着的、固执的以及其他
与学生谈当代艺术创作(十一)
“抓住牛尾巴,把牛转起来!”这看似不能办到的事情,它却暗含着我们某种看待事情的眼光以及某种行事方式与行事精神。徐成这两天已经进入了状态,她的作品将要持续地实施。昨天,她的《幽灵》至少在她的体验中是全新的。她每做完一件作品,都在写体验日记。关于《幽灵》,她是这样记录的:
我越来越喜欢现在做的这个“游戏”了。
前天自毁形象以后,我开始困惑,“形象”对人来说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很多人到死都在拼命维护自己的“形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今天突然冒出来一个感觉——我这是在借一个假的身份,来表达真的自己。因为我“不是我”,所以我敢于去做那些“我”不敢做的事情了。
为了降低游戏成本,不得不借衣服借化妆品借等等等等人力物力,我几乎骚扰了我们班所有人。其中有些在过去是碰上都不打招呼的同学,还有些是我心里对他们有不认同意见的。他们都没有推脱,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在这数九寒冬感觉倍儿温暖,这可真得感谢上了这个课。
我还想要找个方法来揭自己的伤疤,试试能不能变得更坚强些。
艺术也许就是这样的东西,当我们用心去触及它的时候,它作为工具的功能则被展现了出来——我们被开发了。而我们通过工具所开发出来的痕迹,则是被叫做所谓作品的东西。这里,大家稍许能够理解我刚开始说的“要什么?怎样要?”这话中的含义了。
我们的课程已经进入到方案的实施阶段了。班上大部分同学的方案初露端倪。尤婷婷已经出发了。他出发之后给我发了个短信:
亲爱的金老师,我已经踏上了去南方的路。很不幸,出发前用了朋友从美国给我带来的化妆品,过敏了。这真是个危险的动作啊,皮肤细嫩的我肿成了猪头,直接影响到我接下来任务的完成,哎……!!
尤婷婷在地图上圈了一个地方,是浙江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我第一次知道浙江还有一个少数民族。婷婷这次出行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她将带回怎样的“奇想”,我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约定,最终的方案,我们将用手机短信进行讨论与定夺(她说她喜欢用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也许她觉得打电话太直接了)。
刘方儇正在整理与他恋爱过的所有女孩的简历与图片资料,这是一个让班上所有男生女生都刮目相看并叹为观止的思路。他跟我说,他只准备拿出二十二个名单,因为他今年二十二岁。据说他手上的名单有五十个以上。他作品具体的实施方式,这里暂且按住一下,另文叙述。
林淡琦——一个过早成熟的上海女孩,这里我要费些笔墨说说她这个人以及她的想法。林淡琦有两个非常固执的观点,一个是“艺术家是可笑以及可悲的”;另一个是“我是一个很难被改变的人!”林淡琦不喜欢当代艺术,这点她在课堂上也是直接表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所以在班上像有像林淡琦这样的观点,我个人并不觉得是奇怪的,相反我还很希望她这样的观点更直接地说出来。我心里非常明白,林淡琦的想法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批美院学生的实际想法。记得去年上05级创作课的时候,就有学生直接跟我说,我是做不出方案的,我不喜欢当代艺术,我到时候就在搓板上罚跪好了。我说,你方案不就已经有了吗?你既反感这门课,同时又有自己的态度,你这是一种另辟蹊径而殊途同归的态度啊!结果在展览中,这个学生跪在了一块自制的超大搓衣板上。我非常喜欢林淡琦直率的说话方式,她说她假如做方案,所做出来的方案其实是不真实的。她也怀疑别人方案的真实性。所以,她对当代艺术以及我们的这门课,她是有批评意见的。也许林淡琦觉得我的课或许要改变她什么,所以,她极力地重复着“我是一个很难被改变的人”这句话。这句话让我欣慰。因为如此独立的表达,如此非情绪有担当的表达,在林淡琦身上是显现的。而我希望通过当代艺术创作的这门课,不就是要学生养育出自己的独立精神吗?我想在根本点上,我的期待与林淡琦的固执并不矛盾,甚至于我们是颇能沟通的。我在林淡琦的话语中意识到了一种社会或是百姓对于当代艺术的批评,而且这个批评来自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之口,我觉得是一份额外的收获。在进一步与林淡琦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更多——林淡琦的家庭背景,她的父母,她早熟的原因,她从高中就开始打工的经历等等等等。我与林淡琦最后讨论确定,她的作品方案就是对当代艺术以及对当代艺术教学的批评。她想写得很长,似有很多话要说。我说,暂不要考虑展示方式,先把文字写出来。很快,林淡琦写出了第一部分,题目叫做《艺术家的可笑以及可悲》。她的文章酣畅淋漓,看得出她曾经在文字上是用过功夫的。我给林淡琦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能感觉到你的成熟,也能体会到你的坚强。作为一个女孩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但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的,许多弯弯曲曲的地方反倒给人以启发。你说你是不容易被改变的,其实,在这个现实里,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改变,外力对人的改变都是一时的,也是有后遗症的。所以,我觉得许多问题凭借你自身的悟性完全能体味得到。我已经感觉到,面对你,我无需过分唠叨了。喜欢你的聪明与独有的见地。希望你还是把文字写下去。前面的不要改变,就像你不容易改变一样。就当你意识流的作品写下去吧!看看结果会是怎样。
老金
林淡琦的回信:
昨天的叙述后,发现有所自己激动,也可以说言辞的冲动。
夜晚的自己进行了反思,想找回曾经的自己,无法清楚的去说明,但发现自己确实有所错误。
曾经高三的自己也想疯狂,也想徒步行走,也想抛弃所有。但明知这样的生活到最终是颠沛流离的,也会失去珍贵的事物。曾经作为一个写作者要求自己,而发现了其过程中是孤独难耐的。因而人始终无法抛弃亲人,情感,也有着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无法做到抛弃所有,而去成全自己的执着。所以造成了如此的局面,一味的去排斥老金(始终不知,如何称呼你才觉恰当),而你说的狭隘我非常的清楚,我只是想如正常的人去生活,平淡的过完人生;并不想让一时冲动的自己去后悔人生。这样的风险太大,我承担不起。活着的自己有太多的责任,我总是说下辈子我会成全自己。而现实告诉我,自己实在没有资本。当一个人顾忌的太多,是没有勇气的。
我明确上你的课会变的痛苦,因为无法直视内心脆弱的自己。而现在不得不去面对。面对疯狂的内心。
对于你,有所抱怨,但又有所感谢。在社会打拼的三年中,确实变的盲目。但人始终会面对内心的真实的自己。无论多大的坎坷,我都已经走过,想过,痛过。我也会努力在自己不断的成长中,不失去人心的真诚。这辈子,有自己所看重的东西;当这辈子走完,我希望他们还存在内心。
我在林淡琦的信函中,看到了某种也许是许多年轻人并不去直面的沉重。确实,现实与理想之间仿佛虚悬着许多阶梯,而哪级阶梯是属于自己的,这只有在攀爬的过程中才能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