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一棹——“一仆三主”论为什么会使你如此上火?

(2009-04-06 14:00:45)
标签:

管一棹

一仆三主

批评

文化

分类: 交流与访谈

管一棹——“一仆三主”论为什么会使你如此上火?

我想一个艺术家的思考与一个批评家的思考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家的思考可能个人化一些,而批评家的思考或许是要带有普遍性的。管同志大约是批评家吧?究竟是不是,我不很清楚。但管同志对我的文章上火了,并由此回了一个短文“论金锋的‘一仆三主’及评论的学术素养”,管同志教训我:“先应该问一下自己,先好好弄清楚起码的问题,然后再来贩卖一些东西还不至于让人看着这么上火。 我很想当面替管同志“熄火”,但可惜又不知道管同志是何方人士,所以这火还只能由管同志自己压着,虽然为此我有点过意不去。

批评家的学术素养是不用怀疑的吧?假如管同志是批评家,那么,管同志是有学术素养的。一个有学术素养的人大概是不至于轻易上火的,哪怕是见了别人在“贩卖”什么,也不至于上火,把这个“贩卖”直接暴光就了了,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自有群众的判断,干吗要上火呢?可见,管同志的修炼还不够老到,不怎么城府,或许也是太爱“学术”的缘故吧!

《在艺术背后应该做些什么》,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部分我都亮出了自己的一个态度,这就是我对个人的一些疑问的自我拷问,这些追问或是反思是非常个人化的。由于一些问题追问到一定程度,回答起来难免冠冕堂皇磕磕绊绊,所以我才觉得把人与艺术家暂时区分开来加以思考,目的是对有时得过且过的模糊回答找到它的出处来。这一来我作为艺术家已经遭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二来我不想用经验来表面说通自己。所以在我这一头,我的思考是自然的,是自然要走到把人与艺术家分而视之这一步的。

至于“一仆三主”论,我的意思完全没有贬低艺术家的用心,反倒使得我作为艺术家清晰了我以前没有清晰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担当”。甚至于在我的思考中,完全没有必要把艺术家看得太重,人的担当一旦有了自觉意识,还担心艺术家的这个“外显”不成?我是对艺术家的这个“外显”有了疑惑之后才返回到人本身这个主体上的。所以这里面的逻辑理路在我这里是通着的。

再者,“一仆三主”不过是让艺术家这个主体能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位置上,使得人、学术与作品不那么容易受缚于经验的控制,就我的切身体验来说,这样的“摆放”是妥当的,当然不一定符合批评的普遍性。

还有,每当一个行动决计要去实施的时候,我总会去怀疑一下是用怎样的方式说通自己的,假如说通自己的方式是公认的,我这个行动就会暂时搁下来,因为我对“公认”是要打问号的。就像管同志说的‘艺术家’是主,余二者是仆。这在我这里也是不甘苟同的。因为这样的思路是书本的,对我没有建设性。

最后我要说的是,管同志心急火燎地爱学术的心态我领教到了,我要说的是,其实我们都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你说到的“包藏祸心”倒是提醒了我,也许我有时还真要“包藏一点祸心”,以便容易让我的“贩卖”被彻底戳穿。

 

附:

管一棹: "论金锋的一仆三主及评论的学术素养"

我是不是吹捧了谁,有接下来的文章可以证明。就算是吹捧(在我看来是肯定),也不是信口胡言,里面有我所认同的价值和对社会演进趋向的思考。

我不反对严肃,但是不能忍受胡说。

既然你们不服,我不妨掰开来说:

就一般层面,追溯到“人”的社会学定义就够了。所以金锋探究到这里也算不易,这是你们追捧的原因吧?然而什么时候“艺术家”这个指称成了“人”的奴仆了?这难道就是你们内定的“背后的问题”吗?

更可笑的是,“艺术家”还是学术、作品的奴仆!

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在艺术领域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关系,其中包括观念及实践观念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就外显为“艺术家”;“学术”只是“人”的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而且只是“艺术家”的艺术知识结构的外显部分,与“学术”处于同一范畴级别的还有“作品”。要言之,艺术家的艺术知识结构外显为“学术”和“作品”,非要以主仆关系譬论,也应为“艺术家”是主,余二者是仆。

人、艺术家、学术、作品四者,稍有知识都能熟知。但阐述四者关系,则不是谁都能的。
金锋《在艺术的背后应该做些什么》一文,先应该问一下自己,先好好弄清楚起码的问题,然后再来贩卖一些东西还不至于让人看着这么上火。

也或者,他本身明知故犯,指东打西,包藏祸心!

金锋的粉丝们,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我判断你们是不知道。知道这个的,现在已很罕见了。

但我要说,无论评论还是创作,那是必须的。否则就是个昏聩的瞽者。

 

相关帖子:

在艺术的背后应该做些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2e3100100cw3u.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