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术家金锋
艺术家金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56
  • 关注人气:1,0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邱志杰个展

(2008-07-09 17:38:35)
标签:

邱志杰个展

南京长江大桥

自杀计划

庄子

镇静剂

文化

分类: 主题性文字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一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二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三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四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五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六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七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八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九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一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二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三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四

我看邱志杰个展

邱志杰展览现场之十五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一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二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三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四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五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六

我看邱志杰个展

常规博物馆展览之七

   我看邱志杰个展

考古实地之一

我看邱志杰个展

考古实地之二

我看邱志杰个展

考古实地之三

我看邱志杰个展

考古实地之四

 

    我看邱志杰个展

    等待已久的老邱的个展出来了,大家无不为老邱个展庞大的规模、高投入的制作以及背后大量精细而深入的工作所折服。展览现场是撼动人心的。我跟老邱说,你为日后别人的个展“添了很大的麻烦”。

今天静下心来,脑子依然沉静在老邱展览之中。我试图想挖掘出老邱展览真正撼动人心的所在。一些问题是自然出来的:是他创作上的方法论吗?是他实地求证所体现出来的工作量吗?是他诗意的想象吗?是他从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延伸开去的能力吗?是他历史考古的逻辑吗?是他词汇错位搭配的“后感性”冲动吗?是“镇静剂”中他所私有的一种游戏精神吗?是道家谶语在今天的救赎吗?所有这些,我觉得我既熟悉,又非常地含糊。

或许就展览本身来说,许多人有他非常熟悉的视觉的经验部分。我说的是展览所采用的历史博物馆式的呈现方式——是图片、实物与现场解说这样的方式。而制作部分用力最大的是考古的现场复制,我觉得,这个阅读经验也是大家所不缺少的。这两部分基本搭建了老邱展览的整体。而邱在这两大部分之中所做的,在我看来依然是他后感性工作的延伸,但这次延伸用的好像是词汇的镶嵌:煤、乌鸦、蝴蝶、葫芦、针头、文字、草图、自制的墨、闹钟以及其他。无疑,观者的阅读想象只能在象征、隐语、历史谱系以及典故中加以展开。这也同样无疑地给误读提供了现场与借口。因为这最终的解读权还是在老邱手中。这是不是精英知识分子守卫自己家园的最后堡垒呢?这是不是可以叫做“实验阅读”呢?老邱是在乎身心介入的。但当这样的身心是一个诗人的作为时,这个逻辑是不是也在中断交流呢?除非观者也要有诗人的境界,能从这些隐语中读出自己内心的某些故事来,否则,观者要去猜测的又是什么呢?

《邱志杰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一:庄子的镇静剂》,我觉得是一个人在营造的“身心史诗”,在祭祀与救赎之间,成了一个人的“后感性”诉求。

在老邱的草图中可以看出他日后的其他计划。我觉得大致是思路与这次个展类似。老邱的知识实力依旧是他作品创作的强大支撑。他依然是在现实与历史的对应中,复制与收集大量的旁证,以此使得现实的关注点有着历史的厚度,并显得这个关注带有研究的质味。这是老邱创作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真正像老邱气质的部分,就是如何附着上一些“老邱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但所有这些,假如没有很好的身体,没有对第一现场的亲知亲躬,没有对文本的上下贯通,一般人是轻易做不来的。而恰恰这些,对老邱来说的轻松的。但我依然含糊的是,老邱这个个案对今天的创作来说,它真正的建设性在哪里呢?我除了看到“诗化的考古”之外,所谓的“干预计划”总显得有些浮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