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七大刺客之最

标签:
古代刺客文化 |
分类: 新闻素材收集 |
中国古代七大刺客之最
一最佳上镜刺客:荆轲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为人颂扬,妇孺皆知,就连中国现代两大名导都不放过这个题材。评荆轲为最上镜刺客可谓名至实归,众心所向。
二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专诸,春秋时吴国人,为吴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阚闾)所雇,用来刺杀王位竞争对手王僚。公子光宴请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内。王僚也早有防范,酒酣耳热之际,公子光假装有足疾,退入内室。这时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中,假装为王僚献菜,等走到王僚跟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腹,掏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当场毙命。遗憾的是,专诸也当即被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趁对方群龙无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击王僚的侍从,尽数诛杀。为感念专诸,吴王阚闾加封专诸之子为上卿。
三最佳悲情刺客:要离
要离在王宫和阚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阚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阚闾还依计杀死了要离的妻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让他训练士兵,同谋举事。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船。某晚,夜色迷人,要离乘庆忌在船头畅饮,迎着月光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后背。要离回国后,阚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辞谢不受,说:“我杀庆忌,不为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说完自刎于金殿。
四最佳震撼刺客:聂政
聂政本是屠夫,侠累身为一国之君,空有几十名护卫,竟然被武功高强的聂政从容的从相国府门外一直杀进大厅,被一剑刺了个透心凉。这时卫士们才围了上来。聂政眼看无法逃脱,决定举剑自刎。在咽气之前,他用长剑将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脸划成一堆肉泥。
五最佳绩效刺客:曹沫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持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被全数归还。曹沫以其忠诚勇敢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六最佳谋略刺客:侯赢、朱亥
侯赢,战国时期魏国人。公元前257年,秦王派大军围攻赵国,赵国危在旦夕,派信使来魏国求援,魏国便派晋鄙率10万大军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后,开始威胁魏王。魏王害怕了,急令行军至途中的晋鄙停止前进。信陵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几次促请魏王坚持出兵救赵,魏王就是按兵不动。信陵君不愿坐以待毙,就自己筹集了车马,带人前去救赵。经过城门的时候,侯赢把他叫住,面授机宜:公子切勿鲁莽行事,我有妙计一策。信陵君依计而行,从魏王的宠姬那里窃来了虎符,把朱亥带到了晋鄙那里夺取了兵权,朱亥当场把不听调遣的晋鄙一锤锤死。于是信陵君顺利的夺取了兵权,指挥大军前往救赵,终于击退了秦军,保全了赵国。整个计划环环相扣,缜密有序,是一个绝佳的策划案。
七最佳敬业刺客:豫让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屡不得志,后投靠智伯受到重视。豫让杀赵襄子时,没承想赵襄子的马突然惊跳起来,使得豫让的计划失败。豫让自知难逃此劫,便恳求赵襄子:“希望你能让我完成最后的一个心愿: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这样即使我死了,也不会有遗憾。”赵襄子答应了他,豫让拔剑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了三剑,然后自杀了。很显然,豫让算不上业务熟练,但是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敬业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