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木、西石与喜木达

(2007-09-29 19:51:36)
分类: 人物印象
三木、西石与喜木达
    喜木达在行为表演中.整个过程要求手脚不与地面接触
 
    三木、西石与喜木达

    三木、西石这些做行为的艺术家,可能很受喜木达的影响,给我有一种艺术中惟行为为上的“傲气”。他们对当代艺术的其他表达方式,关心得并不多,就像喜木达来中国只见行为艺术家一样。当然,喜木达从行为艺术策展人的身份来中国,只见行为艺术家,这是很专业的做法,但仅这样,我觉得是不够的。这导致中国艺术家中知道喜木达的人也很少。从三木与相西石(西石)的名字就知道,他们对喜木达(日本人)的崇敬有多深了。中国人名的日本化,这是我在行为艺术家中首次见到的。

    与三木与西石的谈话,我知道了他们对行为艺术作为语言的细微追求,而追求的质地其实是往诗化与唯美中靠的。喜木达的作品是很典型的太极化的方式,是所谓的力量涵盖在轻柔的外表之中(他们说喜木达在澳门的作品是他比较好的作品了,是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在书法与国画中,这样的精神状态是老先生们一直在玩弄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只是西方行为艺术的东方翻版或东方改造。他们已经非常娴熟于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而且对这模式思考的迷恋几近偏执。在这中间,我感受不到行为艺术在未来体系上的突破口。但就这样的艺术家中国也不多,这也是我由于他们而把要说的话压制在喉头的情感理由。我觉得某种“绝对”的立场是无法通过讨论而消解的。所以,我与他们的接触,基本保持了温和的姿态,甚至就此考虑,依旧用温和的态度来观望他们日后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