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岛日志(三)

(2006-08-11 11:33:00)
分类: 日常陈述

广岛日志(三)

与策展人伊藤由纪子在一起

 

20060811(星期五)

伊藤跟我要作品的题目。我想作品的题目就叫做:《宣誓在广岛》。

爱子问我,你如此关心中国现场、中国问题,那么在国际展览中你如何面对呢?比如你怎样面对英国的展览?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这也是我在内心必须给予自己说法的问题,这个说法不能太“自圆其说”。

如果我们没有西方或欧洲的展览经验,没有一些直接在西方舞台上的“坐台”文本,我们只是关心中国现场或中国问题,这叫做“自闭”。今天的情况是,我们即便不提这个全球背景,这个背景也每天在你眼前晃悠着,看看每天的新闻联播就很具体了。我觉得从西方的经验、西方的文本回到中国现场,它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只是这个阶段在过去我们被我们自己的惑悠而惑悠过去了。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是做煤矿电子产品的,这个市场基本被德国企业垄断着,在中国也是如此。我这个朋友的做法是,拷贝了他们的产品,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革新,结果新出来的产品不仅让德国在中国的市场很被动,新产品还威胁到德国在别国的利益。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过分关心中国问题,这个是西方人的眼光,我们并没有说,我们在关心中国问题的时候,我们无视西方,无视国际背景。今天的国际背景,或许中国是一个最好的实验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有全球化的新经验。是历史的路让我们回到了这个原地,但别人看到的或许还只是“返回”这个动作,而动作里面的东西却不知就里。我觉得这个隐藏在里面的东西才是每天真真要面对的主人。这个世界现在的疯狂,是没有时间再来关心思想这样的东西了,这是思想家的事情。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事实,是“东西”。当你把实实在在的东西放在那里的时候,也就是别人都来买的时候,这说明市场有这个需要。全心注重西方,人为地要区分一个中西概念,这就是一种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眼光。中国现场的真正目的可能不仅仅是中国,就像我朋友的产品那样,其他许多国家在等着呢!中国市场经济的经验是有启发的,产品的原装是西方的,中国拷贝再加进中国经验,反而能返销给西方,这正说明了,这个返销正是西方的需求。它是“东西”,还便宜得让人无法接受。所以我觉得爱子的提问有她的道理,但这个道理正在过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