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转换的方法
标签:
同步练习中考 |
分类: 教学成长 |
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转换的方法
重庆育才 牟银勇
一、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对于简单的电路和串联电路通常情况下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
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例1. 如图1所示,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说明:从电源正极出发的原因是形成一种顺序习惯,图中标号是导线数量。
对于复杂的实物图的连接,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一般选择较复杂的电路,这样剩余的电路就较简单容易连接),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在第(1)步画好的实物电路中找好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合流点。
(3)对照电路图,从分流点开始,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回路中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并且实物连线不能交叉。
例2. 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
(2)在第(1)步画好的实物电路中找好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合流点。如图乙中电路图中A.B点(可以用地图法方式寻找,A点在电源正极和灯L2之间,B点在开关S和灯L3之间)。
(3)对照电路图,从分流点A点开始,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回路中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如图丙。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并且实物连线不能交叉。
小结:以上连接实物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拆路、再连图、标分合、再补漏。连接实物图时,导线不要交叉,导线的端点必须接在各元件的接线柱上。
二、实物图画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一般情况元件符号画在电路图中上中下位置,不画侧面),电路图中导线转弯时需要直角转弯;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方法1:替换美化法
先用元件符号替换电路中元件,然后在整理美化。
例3 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分析:(1)将电路图中的元件全部转化为元件符号,如图乙,注意图乙中画圈部分开关左端接线柱上有两个导线,要换成图乙中右边电路图中的形式。
(2)对按照电路图画图规则对上图进行规范美观处理(注意直角转弯,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如图丙所示。
方法2:标拆连补法
第一步“标”就是在电路图和实物图上标出分流点A和合流点B;第二步“拆”就是去掉电流分合点间的任一条支路(一般选择较简单的那一条支路),另条支路不考虑,实际操作中就是遮住一条支路不看;第三步“连”是将拆去后剩余的实物图按照元件的次序连接在电源上(注意电路图和实物图上的分流点A和合流点B的位置);第四步“补”是将拆下的另一条支路直接补在分流点A和合流点B之间。
例4 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分析:(1)“标”:在实物图中找有两根或更多导线的接线柱,一次标出分流点A和合流点B。如图甲所示,并画出电源到两点间的电路图。
(2)“拆”:拆掉AB两点间较简单部分(本题是对称的,任拆除一条支路效果一样),在AB两点间画出剩余的一条支路。
(4)“补”:在AB间补画上刚才遮住的部分(即L2S2支路),如图丙所示。
例5 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分析:(1)认识电路,本题是L1和L2并联的电路图,画出电路图,如图甲。
(2)确定开关位置,实物图中S1控制干路,S2控制L2,S3控制L1,在图甲中添上对应的开关。
本文中没有涉及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画法,以及在同一接线柱上有3-4根线的画法,不过方法都可以类推。电压表是并联接入电路中,所以可以连接好电路中元件后,最后将电压表并联接入所测部分即可;电流表主要是正负接线柱的问题;连线较多的电路主要可能是支路较多,若有3条支路就去掉两条,逐一画出即可。任何复杂的电路都可以逐一简化为简单电路进行转换。
参考文献:
1.新东方网,http://zhongkao.xdf.cn/201410/10164897.html;《中考物理实验之实物图与电路图的转化方法》,1
2.刘红伟,无锡市梅梁中学,《巧用“拆补法”轻松转换电路图与实物图》,2-3
3.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2aa3bd766edb6f1aff001ff0.html;《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换方法》PPT,3、5、9、1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