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幸福来得太迟
——从几则公益广告说起
我挺喜欢央视的公益广告,短短的几分钟,一段乐曲,几行文字,画面看似平实无华,却含意深深。诠释亲情,触摸伤痛,抑恶扬善,给亿万观众一个很直观、很现实的启迪、教诲。
前几天春节间,正当一家一家老小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时,我在央视财经频道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第一个镜头,妈妈送上小学的儿子说:”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第二个镜头,妈妈目送上大学的儿子:”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第三个镜头,妈妈贴着大红喜字:”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第四个镜头,孙女对奶奶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第五个镜头,老人在往手中倒药片,传来儿子的声音,“妈,等天气暖和了我带你出去,好好玩几天!”第六个镜头,儿子、儿媳开车往回赶,“妈妈,你等等我!你再等等我!你再等等我!此时的妈妈,正躺在病床上。这则让人流泪的广告就是《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当然也包括父亲,企盼着享福,那么他们眼睛里的幸福是什么?
或是“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
或是子女长大成人,工作了,成家了,日子过得不错,不用爸妈操心了;
或是年节的团聚,子孙满堂,环绕身边,烧孩子们爱吃的菜,给孙男孙女甩红包;
或是结束了一辈子的操劳,老两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执手相搀,安度晚年;
也许什么都不是,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时的感觉,一丝的感觉,满足了,快乐了,舒心了,也许就幸福了。
看了《母亲的七秒》、《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回家篇》......
您会有什么感触?
是让母亲的七秒永远停留在村口的路灯下,还是让她今后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温暖的亲情里?那个曾经牵着你一起奔跑的人,那个默默地陪伴你成长的人,渐渐地已经追赶不上你的脚步,你是否停下脚步等等那个为你而无悔青春沉逝的女人。听了老爸善意的谎言,信之?疑之?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回家看看,让心回家。
其实,当父母的,对幸福的需求并不那么高远、深邃、复杂,子女们也用不着刻意地去做些什么,你只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常去做一些让父母感觉满足、感觉快乐的小事,就行了。
把幸福还给父母,不要让他们等得太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