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香古色古朝阳
朝阳(辽宁省朝阳市,我的第二故乡)是一座历史名城,始建于公元341年,史称龙城。早在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都为龙城,前燕、后燕、北燕立国88年间,龙城为三燕都城达52年之久。
朝阳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证明,早在 10
多万年前朝阳大地已有人类祖先繁衍生息。境内牛河梁遗址,证明这里早在 5000
年前就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 1000
多年。近年来,在朝阳境内发现的鸟化石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大量发现的一亿三千万年前的鸟化石,填补了世界生物进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它证明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鸟类的祖先是在中国,在辽西的朝阳。
朝阳人杰地灵,数以百计的宝塔古刹点缀着山河大地,使朝阳充满古文化的深邃魅力。朝阳城内的两塔一寺历史悠久,南塔建于辽代,是方形空心砖塔,十三级密檐式,高45米,塔基方形,塔身南面设券门,其它三面设假门,每面两侧各嵌石碑一块,各碑面刻有一灵塔名称。北塔更古老些,据说是唐朝修建的。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入胜。说到这,应该提到,朝阳最早名为“三座塔”,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据载,东塔位于今朝阳市内东街关帝庙右侧,为砖砌,坍塌于清乾隆年间。相传东塔倒塌时还有个“塔倒砸万家”的故事。
再说说佑顺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佑顺寺位于市区内南塔一侧,建于清康熙年间,御赐佑顺寺,取“上天孚佑下民”(《尚书·汤诰》)之意。坐北朝南,共有五进院落,六层殿阁。其建筑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式,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外朱墙,上嵌有精美的石雕,整个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清初的艺术特点。乾隆皇帝去盛京祭祖北巡时曾在此驻跸,并为寺院题写匾额“真如妙觉”,故又称行宫。
这次因事回朝阳小住几天,来不及上凤凰山一睹云接寺的风采,也来不及欣赏那神灵活现的鱼、鸟化石,只是围绕着南、北塔,佑顺寺转了转,尽管偏南一点的朝阳也没有迎来真正的春天,但回到第二个故乡的我,依然感觉到这座充满春意的古城,更加青春、靓丽。

巍峨、高耸的朝阳南塔

佑顺寺前的古牌坊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阳佑顺寺

毗邻南塔的朝阳市博物馆

南塔、佑顺寺、市博物馆紧密相连,古文化气息浓浓

南塔和北塔之间有一条仿古风情街

您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神奇的鱼、鸟化石

苍松簇拥着古老的北塔

朝阳北塔博物馆,陈列北塔出土的波斯玻璃瓶、鎏金银塔、金银经塔等国宝
大凌河畔,前燕开国君王慕容皝的雕塑

凤鸣朝阳大剧院,建筑古香古色

朝阳市内有许多这样的仿古建筑

千姿百态的石狮

人民公园里的仿古园林
古香古色的长廊
楼台亭榭,颇有些古园林的特色

远眺凤凰山接云寺塔

朝阳出土文物“玉猪龙”

朝阳中华龙鸟化石
(后三张图片选自百度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