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啥样算健康

(2011-04-02 11:17:50)
标签:

健康

标准

身体

心理

品行

杂谈

 到底啥样算健康

 

 

                     到底啥样算健康

                              ——读书札记(二十二)

 

   什么是健康?如果你回答“身体没病、心理健康”,那还远远不够。

  日前,东三省和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市携手建立“3+4”健康教育区域协作机制,共同宣教健康、抵御区域性疾病。首堂健康课,专家就普及了一把国际通行的健康新定义。而新版健康定义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被称“标准过高、要求过严”。

  标准挺高:性格+道德+为人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孙贵范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包括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胸怀坦荡;良好的处事能力,看问题客观,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不挑剔、不吹毛求疵。

  看完这个健康标准,相信很多人都开始擦汗了。这还没完,还包括“有道德”,标准指出“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体到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损人利己、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恐怕都属于“不健康”了。

  在健康课上,孙贵范又介绍了世卫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正解: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所以,别再管74岁以下的人叫老人了。

 

 

到底啥样算健康

 

 

  健康太难:被访者感觉难做到

  对于新的健康定义,记者采访了机关工作人员、老师、公司职员、医务工作者等多个行业的数十位市民,九成人听到这样的定义后不禁感叹:“健康太难”。“这也太乌托邦了,不像健康的定义,倒像是社会和个人奋斗目标。”公务员马先生认为。

  但医学专家们却认为,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证据。“大家都知道,情绪激动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巨大的精神打击可以使人突然失明……”孙贵范介绍,这样的事都是精神情绪与身体健康有重要关联的表现。

  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者其死亡率明显低。而巴西医学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行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病症而折寿。

 

 

到底啥样算健康

 

 

  影响诊疗:身心并治效果更好

  “不管标准高不高,但我认为,知道健康的定义很有积极意义。”盛京医院医务部部长刘学勇表示,知道了什么是健康,才知道什么行为不健康,在不乐观、不友善的时候,提醒自己“这样不健康”,会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

  而重要的意义在于,新健康定义正在对医生的诊疗行为产生影响。“一些医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身体情况,还要考虑到社会、心理、精神、情绪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身心并治,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沈阳日报  记者 叶青)

 

 

到底啥样算健康

 

 

     世卫组织提出衡量健康的10项标准

 

  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联合国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完整的健康概念应有三个标准:其一,身体没有疾患,功能正常——从生物学角度;其二,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适度——从心理学角度;其三,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别人公认的不健康的行为——从社会学角度。

 

到底啥样算健康

    看来上面所提及的新健康定义还是有理论依据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问题是,我们弄明白健康的标准和含义,不是用来去衡量别人,而是尺度自己。特别是人到中年,或已经迈入老年行列的朋友们。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不用每日三省,倒也应该经常地自查一下。首先,检查一下我们的身体怎样?老毛病怎样了?有没有发现新的不适?饮食起居有没有突然的变化?虽然每年都有例行体检,但更要注重日常的体察。其次,要看一看我们的心里状态怎样?心情是不是放松,情绪是不是稳定,是不是烦躁好发火?是不是郁闷、忧心忡忡?第三,要审视我们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健康,观察社会,观察事物所取的态度、角度、原则怎样?人际关系包括对亲人、朋友、同事处理的怎样?是不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充满了爱心?自控能力怎样?有没有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等等。

     虽说身体上的健康源于许多客观因素,但人为的作用不可忽视,心理上的健康更是事在人为,如果再有一个良好的道德修养及社会适应能力,朋友啊,不管年龄大小,您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受尊敬的人。不要感慨自己的年龄叠加的过快,不要抱怨现在的世界太难相处,不要忧虑如今的养生学问太复杂,要的是,坦然面对,淡然处之,含笑前行,健步走在人生旅途上。希望所有的朋友们关注健康,用心健康,健康快乐!健康永远!


到底啥样算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