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七妙苏州留园 |
分类: 取景框中的风景【原创】 |
【写在前面的话】
2014年12月23日
在苏州,或者说在众多到苏州来玩的人心中,留园的光芒早已被拙政园所掩盖,然而,留园的魅力其实是丝毫不逊于拙政园的,它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留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初入留园,屋檐间的缝隙便透出了阳光
五峰仙馆
此馆为园内最大的厅堂,五开间,九架屋,硬山造。由于梁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
此处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
盛氏时因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属吴大澄书 其额,更名“五峰仙馆”
林泉耆硕之馆
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这也是留园的标志
小景
安详的老人
遮天蔽日的竹林
留园中也真的是大量的使用了竹子作为景观
光秃枝桠上开满的黄花,衬着背后的墙壁,像极了中国的泼墨画
又一村
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一村”三字盛氏时即有,开始系指东面一片,即“花好月圆人寿轩”,“少风波处便为家”,“亦吾庐”这一范围,后开辟西部,通常指西面一带
因广植梅林,并有绿杨、桃杏、菜畦、豆架,富有田园风味,故名
阳光正好
竹林
地上的碎石路
我们一起走过
君子所履
君子,为德者之称;履,《说文》,足所依也
指此处为有德的君子涉足场所。建筑为盛氏时所建,后毁。 2000 年在原址上重建。建筑为方亭,单檐歇山造,亭西一片草地即“射圃”
门前的梅花开的正艳
含苞待放
透过一扇窗看到的世界
小蓬莱
《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
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系解放后新题
盛氏时园中亦有小蓬莱者,据考证系指今西部土山
屋檐间的绿植,透过阳光的明亮
夕阳西下
窗前的植物,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明着层次
小蓬莱
夕阳西垂
濠濮亭
《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
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刘氏时称此亭为“掬月亭”,亭侧池畔立有一石,倒影池中如圆月,名印月,盛氏时名“濠濮想亭”,今易名濠濮亭
明瑟楼和涵碧山房
明瑟楼
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
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此楼刘氏时已有
涵碧山房
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
留园,从阳光明媚逛到夕阳西下
我和你牵手走过……
江南行,未完待续……
旅行Tips: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23300平方米),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
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公交
乘坐85路等公交车在【留园】站下车即到
门票
旺季(4月16日~10月30日):40.00元
淡季(10月31日~4月15日):30.00元
我的微信订阅号,关于旅行、摄影的闲聊,欢迎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