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
分类: 取景框中的风景【原创】 |
【写在前面的话】
2013年10月17日
青海甘肃环线第六天,辞别了嘉峪关,一路向西奔向敦煌,准备在当晚去看鸣沙山的月牙泉的落日
对于我来说,是先知道了莫高窟,后知道了敦煌市,才知道的鸣沙山月牙泉
如果说莫高窟披着千年沧桑,携着胜古佛光,在大漠的沙尘中默看日升月移,那么孕育了莫高窟的敦煌是矗立于茫茫沙海中的绿洲之城,千百年来守望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着人类文明史的灿烂,汉武帝建郡以来,这里不仅是古代掌控西域的前哨阵地,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大都市。汉唐时各国使节、商人、僧侣的身影穿梭于这座古城,多元素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丝绸之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之一,作为佛教陆路东传的重要一站,敦煌承载了瑰丽的佛教文化,而在敦煌城南卧着的鸣沙山,如黄龙盘踞,心脏部位则是敦煌人心目中的圣泉—月牙泉,2100年来沧桑变幻,河西多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所掩埋,辉煌不再,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却从未侵袭过这潭清泉,月牙泉澄碧依旧,月弦如故
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滴泪,一滴仙人流在世间的泪……风沙两千年,不埋月牙泉
从嘉峪关去往敦煌的路上
天气已然没有上午那样的晴朗,连霍高速沿途开始出现着各种风车,在这样的戈壁荒漠上,风力是最好的资源
连霍高速上遇到的客运大巴
看车车体上喷涂着的飞天,看着那硕大的“飞天快客”四个字,我知道,我们离敦煌越来越近了
瓜州
连霍高速走到瓜州就要下高速了,如果继续往前,第一个大城市是哈密,也就进疆了
我们下了高速转入省道314,沿途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瓜摊
强烈建议去敦煌自驾的同学一定要停车来这里买瓜,超甜超好吃而且超便宜!而且强烈推荐这里的瓜干,好吃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开车走在S314上,看到了眼前的景致,忽然想到了66号公路
笔直的好像通往天际,两旁一成不变的景色,耳畔呼啸着的风声,被风卷起打在脸上的砂砾,还有要好久好久才会有车辆从你身旁经过,在这里,它也是一条寂寞的公路
沿着S314一路开过,便到了敦煌市,也就到了鸣沙山月牙泉
告别了寂寞的公路,在鸣沙山旁,又看到了这颗寂寞的树
印象中的荒漠中是不会有植被的,而当我知道月牙泉的存在,我便相信了绿洲的存在,也相信了在沙漠中会有植被生存,今天,我见到了它
沙漠中的驼队
沿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向着鸣沙山的腹地前进
这样看来,沙山并不很高,据说鸣沙山海拔2100米,相对高度115米,真正开始爬的时候才意识到,这100多米是多么的漫长
还有一些孤独的驼队,独自的,向着天边的光亮前进
又遇驼队
这样的话蛮合适的
走在四周望去四周满是黄沙的地方,我问一位清洁工“月牙泉在哪里?”他手指了指那边
当转过一个沙山,我看到了它的端倪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你永远无法想象第一眼看到它时,是多么的惊艳,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佛一片荒芜中的希望之光
近看月牙泉,终于,我离你如此之近
千百年来,河西不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所掩埋,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月牙泉却澄碧依旧,月弦如故
只是,在月牙泉中曾生长着铁背鱼和七星草,传说中服用铁背鱼能长生不老,而七星草则能催生治病,它们与鸣沙山上的五色沙合称为月牙泉三宝,而如今再也寻不见了铁背鱼和七星草的踪影
月牙泉的护栏
驼队是这里最鲜明的标志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乐园
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
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
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
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月牙泉畔的雷音寺
传闻这里因为沙声震如雷而得名,但来的人很少有人会走上来看看
而站在这里去看,很有一种大漠孤舟的感觉,或者说,觉得自己身处在海市蜃楼之中
月牙泉对面最好角度的沙山,因为山体移动的关系,已经被封闭禁止登山了
于是我决定选择了侧面的一座相对较高的沙山爬了上去
沙山看起来不高,但却很难爬,每走一步脚都会往下陷,而且还会往下滑,刚到山脚下的时候天还阴着,能不能看到落日还属未知,于是在爬的过程中真的想放弃
我想上天对我太过眷顾了,爬到一半的时候云开始渐渐散去,当我站在沙山顶的时候,太阳一下子从云层的缝隙中钻了出来,洒出一片光芒
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真的会映出月牙泉
不一会,太阳完全钻了出来,出现了大片的耶稣光
可云层始终很厚,太阳终究没能那么耀眼,渐渐地又回到了云层中
最终,太阳落下,留下了天边的一道粉红色的晚霞……
未完待续……
旅行Tips:
鸣沙山月牙泉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
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20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元
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件半价优惠。军人、65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或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