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七妙
七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09
  • 关注人气:176,6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2011-06-02 02:15:02)
标签:

七妙

原创

摄影

佳能

eos

400d

旅游

烟花三月

江南行

绍兴

安昌古镇

腊肠

分类: 取景框中的风景【原创】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写在前面的话】
    江南的古镇有很多,有人问我是不是要去乌镇,西塘或者等等,我说“不,我要去安昌”……十五天江南行第八组,未来不定期持续更新……

2011年6月2日 2:16

 

 

 

对于旅行这件事,我更喜欢走一些没有商业味道,原汁原味的地方

对江南来说,一趟行程必要走几座古镇,在去之前我也在想究竟去哪里?于是就好比“乌镇,西塘,南浔,同里,周庄”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名字涌进脑海,但我对其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并不感冒,甚至有时反感

于是在某一天,我翻到了一个网页,上面介绍了一个镇子,叫做“安昌”,我看了几张配图,兴奋的抓着隔壁位子上的同事,说“你知道吗?我要找的就是这个感觉”,于是安昌便被我早早的拉入了本次的行程

人们都说这座古镇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镇”,到那以后,我才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没有粉饰,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和我们每天一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许我这样的描述,或者下面的图片让你仍然无法理解这句话,那我希望你有机会能去一趟安昌,到了那里,你会体会到这一切,当然,趁它还没有被彻底商业化之前……

 

以下关于安昌古镇的介绍,源于百度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县西北部,北靠杭甬高速公路,南距县城柯桥7公里。辖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镇域面积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人。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近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风貌保存完好,民俗风情氛围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浙江省百强乡镇前列,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人均GDP超过6600美元。三大产业各具特色,公益事业设施完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生机活力的名副其实的“魅力名镇”。

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为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现存白洋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遗址。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公元896年,钱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平董昌之乱,因命其乡为安昌。安昌除保持了绍兴水乡城镇的一般传统特色之外,还有一条长达1747米的老街。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抗战前夕尚有商号933家,是城区外市集之最。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安昌位于绍兴的西北部,车程大概在1小时左右,其实你是很熟悉它的,相传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家就是安昌古镇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一条河从镇中心穿过,清晨,一位老婆婆刚刚在河边洗好衣服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这里没有其他古镇的商业味道,镇子里的人都是本地居民,一层是自家生意,二层便用来居住,我到的很早,很多家都在还睡觉,街上冷冷清清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在街上走着,时不时看到镇上的居民在吃早饭,路边的母鸡也在自顾自的觅食,没人理会你的到来,也没人因为你的到来而打乱自己本来的生活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一位老者在为小孙子做着早饭,安昌人安静地过他们自己柴米油盐的生活,一点也不张扬,就像绍兴黄酒,很廉价,但喝一口就可以暖到心里去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像空气一样沿着路一直慢慢的溜达,遇上了很多只小狗,和安静的镇子一样,视我为空气,不吵,不闹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一只小猫被拴在树下,这还是我第一见到被拴住的猫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步行到镇子的另一头,商家更少,更多的是居民区,一位老婆婆站在自家门前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爷孙,我很希望拍清楚的一张,可惜虚掉了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太阳渐渐升起,居民们也大都开始了自家的生意,质朴的老人,我差点一冲动买了顶乌毡帽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一家当地很出名的箍桶店,不像很多景点里的手艺人都是在表演拉客,这里,每一位手艺人都是真实的状态,以此为生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在街上闲逛,没有人会向你主动推销什么,都是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你若问,便与你聊上几句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老旧的理发店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镇上唯一的一间茶室,出名的很,里面没有灯,黑洞洞的,班驳的墙面印着岁月的痕迹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点上一壶茶,听着周围的老人们用我根本听不懂的绍兴话聊着天,虽然听不懂,但从他们的神情里,我看到一种平和,一种淡然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我爱极了这种感觉,墙面的缝隙里,茶水的香气中,高亢的绍兴话中,那溢出的平民生活气息,淳朴、散淡、平和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绍兴特产,霉干菜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女儿红,这个我是不敢喝的,度数有点高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这是必须要说的,“安昌腊肠”,家家户户都有自制,就这么一串串的挂在河边,煞有气势,而且真的很好吃,直接吃或者炒菜都是可以的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来安昌还有一目的,就是特意来拜访这家“宝麟酒家”的主人,沈宝麟老先生,一直穿着土布长衫、戴着旧毡帽,成为了安昌对外宣传形象大使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老爷子很是好客,我们在河边坐下,呷着黄酒,过着小菜,聊了起来,他拈着花白的胡须,透着智慧,那句话怎么说?对影成二人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和老爷子聊的很投机,他拿出了很多自己收藏的书,有安昌的县志,也有绍兴旅游,安昌旅游的相关介绍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我却对余秋雨的这本《品味绍兴》很是感兴趣,其中还提到了这家宝麟酒家和沈宝麟老先生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一个多小时,聊的很是酣畅,告辞前,老先生还送了我一卦,哈哈,借您吉言,有机会我会再来安昌看您的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江南古镇必有河,有河必有桥,安昌出名的还有十七座桥,上午时分,一位老者买菜后从桥上通过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某座桥的石缝中,长出的绿色植物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安昌的绍兴民俗博物馆前,一条乌篷船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我转了一圈回来,那条乌篷船不见了,这样的景色更显静谧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民俗博物馆内,从建筑到展示,都透着浓浓的中式风格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博物馆二楼某窗口,未曾修饰的美好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安昌的绍兴师爷博物馆院内一角,里面是不许拍照的,绍兴是师爷的故乡,一定要去这家博物馆看看,有趣的不得了,五星推荐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开始准备出镇子回程,路边,一位老人坐在树下休息,我终于在这一刻知道,为什么人们要说,“安昌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镇”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小景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石阶上的落叶,我很好奇,是什么树在这个季节就开始落叶了呢?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落叶流水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那一条青石板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安昌的桥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桥上的某一只石狮,很有喜感,有木有?!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离开时,下起雨来,正好看到了一家店在卖绍兴嫩酒,一是避雨,二是好奇什么是嫩酒,便要了一壶,又切了根腊肠,坐在河边听着雨声吃喝起来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吃吃喝喝,等到雨停,往镇口走去,路上一只猫蹲在桥栏上看着我,我跟它说了声“再见”,便离开了安昌……

 

“烟花三月醉江南”之八—只留一场清梦在安昌

行程有些赶,要不,我该在这里住一晚的,将来,我还会回来……绍兴行,未完待续……

 

 

 

 

 

 

 

关于摄影,关于电影,更多随时随地的闲扯,我的微博:http://weibo.com/sunjiahu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