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岛】中篇—一座老城,一位时间的守望者

标签:
七妙原创摄影图片人像佳能400d旅游青岛行走街道老城质感八大关 |
分类: 取景框中的风景【原创】 |
【写在前面的话】
2010年9月17日
昨天胃一直在疼,肩膀也一直疼,大概是受凉的缘故,唉,工作以后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每次都说要锻炼锻炼,最多的一次坚持了4天……
不说这添堵的事儿了,接着说青岛
到了青岛买了一份最新的交通图,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两天完全徒步行走,行走在一座城市的街巷,才能最大限度的融入一座城市
我最不希望的一件事就是走到某座城市,我拍下的只是某个著名的景点,我希望的,是再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拍下一座城市的味道,拍下我当时的心情
所以,鸟巢不能代表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是北京,更不要提什么国贸CBD,一条深邃的胡同,一群清晨遛鸟的老人,一句“您吃了吗”,才是北京的味道
所以,在北京,我喜欢拍胡同,拍我生活过26年的地方,虽然今天他已面目全非……
所以,同样的青岛,新城的存在只是社会的发展,而真正青岛的味道是湿润的空气催生藤蔓在老石墙上开出的蔷薇花朵,是光影里包容的渔船码头的影画,是海岸在时光流变中的瞬间
所以,在青岛,我喜欢拍上上下下起伏的街道,我喜欢拍略有残旧的青石路,我喜欢拍红瓦绿树,我喜欢拍各个建筑外一墙的爬山虎,甚至我喜欢拍四处闲逛的流浪猫狗,这些才是青岛的味道,一座城市所有特有的,经过时间沉淀下的厚重感
足足走了两天,走走停停,停停拍拍,然后继续走,回来用Google地图做了一下定位,两天一共走了大概27.3公里,还算是可以的
就这样,一张地图,一份攻略,一本图集,一套车票,两天纯徒步行程,累计行走27.3公里,958张照片,这就是属于我的第三次青岛之行
时间:2010年9月11日
地点:青岛
相机:佳能EOS 400D/EFS 18-55mm USM/EF 70-200mm F4L USM
喜欢行走在青岛,因为喜欢青岛的路,没有喧嚣,有的只是绿树红墙
石阶路属于青岛,如同四合院属于北京,与城市同岁,记录着时光以及来去匆匆的脚步
一段青石路,一片红屋顶,我怀着好奇的心去窥探文艺复兴时代铁门中的历史光影
青城的每一条路或许不同,相同的就是那上上下下的起伏,满眼的绿色,墙角的青苔和那爬满爬山虎的围墙
这一墙的爬山虎,似乎在向我诉说,它所经历的种种
有时,我记不清这是哪条街,这是哪一座建筑,但却总能拍到能够入画的风景
例如这里,我只能统称它为八大关,分不清具体是哪条路,但每条路,都是流动的风景
电线将天空隔开,亦如时间将历史隔开,我不知道每座建筑具体的故事,但我知道,这里的每座建筑一定会都有自己所承载的,尘封了的往事
每一座建筑,屹立在这里已快百年,守着这片海,守着这座城,始终未曾改变
或许改变的,只是春秋轮循,人世沧桑
爱极了这样的旋转楼梯,爱极了这份欧陆风情,爱极了这种城市的质感
厚重的质感让我有时突然觉得,主人会从楼上走下,为我们讲述这段有着质感的过往
清晨,八大关某座建筑外,我看到了花儿迎着朝阳
清晨,八大关某条宁静的街道,我看到了爱的涂鸦
这,也已然成为了八大关的风景,我称其为“随处可见的一万对儿情侣”
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外墙,承托出年轻的微笑
我更喜欢这样的风景,一对情侣,骑行在宁静的街道
花石楼前,恍惚间,我看到了时光的交错
上午时分,一座城市最为喧嚣的时候,八大关的道路依旧宁静
沿海的木栈道,一条路,对海和对城的巡礼
入夜,闲逛到太平角,能看到的只有幽静
抬头望,绿树在暖暖的路灯下变得暖暖的
低头看,一片树影斑驳
某关闭的院门,这是一座属于海的城市,四处可见关于海的图腾
教堂里的窗纹,我仿佛听到了圣洁的歌唱
及其荣幸的在我们登到钟楼的时候,近距离听到了清脆的钟声,我也看到了它分秒不差的记录着时光的流逝
下午时分,老城的某处街道,我看到的是一份世俗里的诗情画意
城市的安逸,不只是人们的惬意,下午时分,天后宫附近,一只狗在主人旁边的树荫下午睡
傍晚时分,去火车站的路上,车站附近的肯德基,一只狗趴在肯德基的台阶上午睡,人来人往,没有人去打扰它
不管该是怎样凶悍的狗,在这里,都是如此的温驯
当然,还有猫,小青岛的某个石桌,一只猫趴在上面,懒懒散散
我转了一圈回来找它的时候,它已躲到了墙角,准备着下一次午睡
鲁迅公园外的路边,一只猫钻进了要开走的小巴车底下,我蹲下把它哄了出来,它跑到了对面的礁石上,警惕的找着我
住处旁的某个院落,一只猫和我深情对望
最后一张照片,康有为先生故居,这是我这部相机的第两万张照片,以此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