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2022-05-18 02:31:04)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

一:关于龙应台,她是文学博士,是大学教授,她也是两个中德混血孩子的妈妈!



龙应台的《目送》一直被很多父母共鸣: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后来孩子安德烈去做交换生: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后来安德烈21岁时,和妈妈在一起:

儿子安德烈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大家更唏嘘的是龙应台在目送孩子目送父亲后,不得不面对94岁老年痴呆的母亲时,龙应台自己是68岁!


龙应台坐在94岁的母亲面前,握着她布满黑斑的双手,自己的体温透过这一握传进老人的心里,却改变不了她已失去记忆的事实。

她每天醒来都会问自己,为什么在母亲认得她的那么长的岁月里,不守在其身边?

愧疚之心日夜侵蚀着这个心思细腻的女人,于是她决定给美君写信:

我要把母亲当作一个长我二十六岁的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




二:关于老蒋sarah:

今天的话题是大侠多年的贵人,领导,好友老蒋的一篇推文引起的,她给我留言希望更多扩散,我感恩她对我这个“亲子育儿导师”的认可,也看到了骄傲的她,在面对自己唯一的14岁儿子的五味杂陈!


我大学刚毕业就是通过一次采访认识了老蒋,我一直叫她Sarah, 我上海家里还保留着好几封她的手写信,可以说大侠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sarah的提携和爱护,她不仅是大侠的人生导师,也是胜似亲人的长辈,我对她的感恩和惜存此生都没齿难忘!


我爱她,喜欢她,不仅是她能力强,专业过硬,人品过关,更是她的真性情/真容颜/真情实感!


这次上海封控,陆续也刷到Sarah的几个小视频,知道小哈也中招去方舱,回来后在家过生日还戴口罩隔离!我远在德国的夜里,看到sarah在撅着屁股拖地板,我的眼泪哗哗的,不是哭她也要做家务,而是动容大时代砸下来的灰尘,我们都没能逃过!


关于小哈的读书和成绩问题,和Sarah无约的深聊过好几次,最近一次是她春节时摔了脚踝,从她的伤聊到了小哈准备去米国读高中,她的高昂情绪和遣词造句如往的犀利和锋芒,我小心的选择着词汇和谨慎的拿出论据举例,但依然被她抢白:“我就该养个这样的儿子,给你这个育儿专家教育”!


放下电话我自省了很久,是啊,论资质,论水平,论学识,论血缘,Sarah对小哈当然比你这个自以为是的远方阿姨强太多,她都搞不定的小哈,貌似你一个远房亲戚太自不量力了!


但是亲爱的sarah,直到你今天转我的文章,才知道你和小哈更多的故事,你认同龙应台对孩子的反省和尊重,你也反思了自己和小哈的陪伴缺失!


Sarah和龙应台都心怀世界,龙应台曾经做了4年文化部长,那时她的两个孩子只有6岁和8岁,她说她回到德国时,老二已经不肯和妈妈说话了!


而Sarah,在孩子最小的5年里,孩子都是保姆带,我知道Sarah和孩子都很依赖保姆,她对保姆也特别好,一直到现在都很照顾她们一家。但是当孩子说:“为什么保姆要走,妈妈可以走,让保姆和爸爸一起!” 


很心疼Sarah受到的心灵暴击,龙应台也一样,儿子都读大学了,他还依然和妈妈有隔阂有距离也有抗拒!她的“目送”就是因为16岁的儿子“安德烈在机场和爸妈离别时,妈妈目送着长长的背影,他一直到拐角不见了,也没有回头看一眼妈妈”有感而发!


但是Sarah家的小哈却很暖,他答应妈妈他会让妈妈做奶奶,而且将来会给她养老,他会很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孩子,尽管和妈妈的要求有差距!

 



三:大侠,和迪哥的青春叛逆期长达12年


记得大侠带俩娃空降到德国后,博客里大家也一直说大侠和龙应台很像:有侠肝义胆,也有大爱和担当,手上一样有两个“人家的孩子”!


我也看了很多龙应台的文章,当然,我更多是我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摸爬滚打和学习进步,我的姿势有些趔趄,或者形象有些狼狈,但是,很庆幸,我养大了两个“首先是我自己喜欢和深爱的孩子们,然后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孩子们”!


关于养孩子这件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妈妈也都不一样,所以我只分享我个人的经历,或者说我和孩子的共同经历:

首先这件事我遇到了,我解决了,我思考了, 我觉得有价值的,我才会落实到文字或视频,等我发布分享时,才会触达到或许同频共振的你


关于青春期的孩子,龙应台和Sarah她们都经历了和孩子的对抗和不甘!大侠也没能逃过,我家迪哥的青春叛逆期是从他2岁开始的,一直是进行时,母子硝烟一直到迪哥14岁!

12年,龙应台和Sarah 你们谁来和我比时间长?)


而这个转折点是大侠这个妈妈发现的,并亲测有效:


120191月(迪哥14岁),大侠确定并告诉了全世界我要活到100


这个flag,敦促我每天都要做到爱学习/爱运动/保持好心情,和迪哥,和先生,和这个世界,我都不再生气了!说到做到,姐已经三年没发飙过,没被气得要死了,哈哈!


2,妈妈在正面管教看到一句话醍醐灌顶:


你不是要搞定青春期的孩子,而是要和青春期的孩子一起搞定他遇到的问题!


原来我不信邪 ,我咬牙切齿的思忖我就不信搞不定你这个熊孩子!直到看到这句话,我倏然多了一个青春期的战友,我们娘俩肩并肩的一起搞定他暂时遇到的问题!


3,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能帮人的事!天天好心情!


世间的三件事,老天爷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他人的事,记得不要越位!



Sarah检讨自己对小哈的教育和陪伴还应该有更多的耐心,甚至她在知道我要在直播间讲这个话题时,她谦虚自省得让人心疼:“我2017年写过这篇自省文章之后还是没能改正,直到最近2022年疫情和封控后的生活教育了我,我最近有进步了!”


我拟了题目“从龙应台到老蒋到大侠,关于孩子,3个妈妈各打50大板”,征求她的意见,她说:“我是最差的估计,你们都比我像样”!“你们都有艺术天赋,这是孩子们最需要的,而我没有,给不了孩子,这样就可能埋没了他的潜力”


我们亲爱的的老蒋,那么成果彪炳,那么横冲直撞,当年不管是她拍《长征》,还是在电视台做《新闻观察》,或者把生活时尚频道做成行业标杆,包括后来她去土豆网当老大,到现在温哥华电影学院的院长,她都那么的雷霆万钧,势不可挡!但是她现在居然会因为教育孩子而饱受挫败,除了心疼她,也心疼小哈,还有她家的男掌柜老陈!


正面管教的所有心理依据都来自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不管是《自卑与超越》,还是《被讨厌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阿德勒都在强调我们要“课题分离”,孩子的成长是孩子的课题,爸妈如果不把关系摆正,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因为课题界限模糊从而和孩子鸡飞狗跳!


我把初稿拉出来給Sarah过目,她说都很好,感觉少了一点“父亲的角色”,家庭教育绕不开父亲,“儿子小哈的问题不止是我的问题,也是我和老陈教育理念完全不一致的问题。这一点是我和龙老师的共同遗憾,他们离婚,我们没有离,但导致的教育后果一样“。

Sarah说 ”现在,我的体会也有变化,其实父母不必完美,而是要真实。每个孩子都不必拥有完美的父母。就像我们自己也未必拥有完美的父母,这就是人生。不用教父母去做完美的事。自己也不必追求完美”。




诚然,龙应台和老蒋都是行业翘楚,但题目里为什么三个妈妈要被各打50大板?


因为感性的我们在面对孩子情真意切时,都忘记了纪伯伦的谆谆教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间里, 

你不能探访,甚至在梦中都不行。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她愉悦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着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纪伯伦是著名的黎巴嫩作家,自幼受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从中汲取营养。他着眼东方,也注视西方,希冀通过文学创作来唤醒东方,改造东方;警策西方,改造西方。他集哲学、文学、艺术于一身,不仅善于小说、绘画,而且精于散文诗。《先知》是纪伯伦最优美、最深刻的散文诗作品之一,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这部诗集给诗人带来了世界性声誉,使他当之无愧地置身于二十世纪东方乃至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