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疗愈:你和孩子的委屈都需要被看见(大侠和迪哥的冲突实录)

(2018-10-27 11:25:50)
标签:

亲子写作课

雷根斯堡

童一童心

写作特训营

育儿

分类: 心体验+心观感

妈妈疗愈:你和孩子的委屈都需要被看见(大侠和迪哥的冲突实录)



妈妈疗愈:你和孩子的委屈都需要被看见(大侠和迪哥的冲突实录)



你和孩子的委屈都需要被看见

大侠和迪哥的冲突实录

文/枭帆


这是发生在乐嘉老师演讲课堂上的一个案例,感谢乐嘉老师给了我洞见自己的能力和勇气,也感谢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通过努力日渐丰盈的成长自己!希望,你和孩子也一样可以“被看见”!


 001 

缘 起

 

16岁的姑娘叫小丽,她的演讲题目是“我和差了10岁的小弟弟”,她从自己被医生诊断出抑郁症讲起:拿到诊断书,她声嘶力竭的在大街上对爸妈发脾气:她觉得自己完了,她也恨父母,她想一头冲向车流结束生命!这一段讲完时她声泪俱下:“爸爸妈妈,无论我多恨你们,我这时最需要的是你们的温暖拥抱,我需要你们给我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小丽的爸爸直接而粗暴,曾因女儿学习成绩下滑拿出皮带抽打孩子,而妈妈,除了抱着孩子哭,一点也保护不了小丽。随着二胎弟弟的出生,家里有了更多的争端。爸爸对弟弟的偏心,妈妈对弟弟的娇惯,都只让小丽更加的愤懑难平。


很快小丽被查出来了抑郁症,休学在家,后来妈妈不得不在学校边上租了房子陪着小丽,直到父母接触了性格色彩开始努力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并且,把姑娘带到了乐嘉老师的课堂。

 

小丽哭的样子突然一下子击中了大侠心底的某根神经:这样的悲伤我曾经看到过,他也曾经这么向妈妈呼喊过:“无论我多暴躁,无论我多么的说不需要你,妈妈,其实我最需要的是你温暖的拥抱!

 

只是,我当时根本没有识别出他哭脸中的密码!

这个孩子就是我爱了12年的儿子,迪哥!


 002 

冲 突


那次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迪哥上课不专心听讲加上多次影响老师上课,他不仅被叫家长,他还收到老师的一张警告,所以爸爸没收了他的手机作为惩罚!而当天下午4-5点有一个迪哥喜欢的博主直播,因为是游戏类的直播,所以他来和妈妈商量能否破例借用妈妈的电脑时,妈妈本能反应就是拒绝


那一次迪哥也是这么哭喊,他也是这么悲伤,甚至他表现的更激烈,他口不择言:

“妈妈你总是对,你那么了不起,但你从来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你也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你就想我好好学习,其他你都无所谓!

我要我的手机,我不要像个傻蛋一样没有手机!

我这次求你一个多小时,就为了看我们喜欢的一个直播,你太狠心了,我怎么说你都不同意。

你说你爱我,你的爱在哪里呢!

你帮我一次能死么?”

妈妈作为管理者,精准犀利的坚持三点

  • 手机被没收是你自己的错!

  • 游戏直播,妈妈的电脑坚决不给你借用!

  • 你都收到学校警告了,你该反思你的问题而不是还想看游戏直播!

 

迪哥坚持的也有三点

  • 这个游戏直播是该博主的第一次,我们答应他了要观看捧场!

  • 我只申请这一次破例!

  • 妈妈你帮我一次你又不会死!


提前半个小时迪哥就来和妈妈商量,妈妈铁了心坚持自己的所谓原则,迪哥看着时间一点点逼近4点的直播,他终于挨不住了开始失声痛哭!说实话,感觉好几年都没看到迪哥这么痛哭了。


他现在1.7米,比妈妈还高,但是看他哭得像个无助的婴童,妈妈开始觉得很好笑。因为一直都知道迪哥是个表演型人才,他不仅表情丰富,他也很会动用伎俩来和妈妈叫板或谈判!

 

后来看他一面哭诉一面揉鼻涕,除了眼睛红肿,他的嗓子也都哭哑了,而且执拗的孩子他一直看着表,艰苦卓绝的一直在恳求妈妈开绿灯!有一度,妈妈也觉得快要缴械了:“是啊,帮孩子一次你又不会死;这是你最爱的孩子啊;你看他哭成这个样子;你哪怕动一点同情心也无可厚非啊!”

 

但是一转念就让自己一叶障目了:“不行,我不能让步,有了初一他就会有十五,他已经收到一次学校警告了,再这样下去,他很快就该被学校处分了!给他开绿灯就是害他啊!”

 

但是最终妈妈有些招架不了了,机智的带上我们的大金毛出去遛狗,不再和迪哥的哭脸对峙!离开时,沙发上的迪哥窜到门口喊:“妈妈你太狠心了,妈妈我只求你这一次啊!妈妈你太不近人情了,你破例一次又不会死!

 

当关上门后我竟然有一点胜利的喜悦:“臭小子,不要老是来挑战妈妈的底线,你看不成直播是你自找的,下次你就长心了”

 

晚上老公回到家,迪哥已经在试图掩盖他和妈妈的冲突。妈妈简要和老公说了一下,他拥抱了一下妈妈,说下次让迪哥直接给爸爸打电话!



 


 003 

疗 愈

 

这件事作为妈妈我就放下了,直到这次小丽提醒了我,我才猛然警觉:“那一天,我们迪哥需要的其实也是妈妈的一个温暖拥抱”。其实他后来已经对直播不再强求了,他愤慨的是妈妈“不肯通融,不肯帮他,不理解他,不替他着想!”

 

那天中午大家拍集体照时,我给凤仪姐姐说我找到了想分享的点,我觉得讲迪哥这个案子才是最深刻的自我洞见,她很高兴的拥抱我说:“真开心你找到了症结,你很棒,看好你,下午看看乐嘉老师给不给你机会吧!”

 

吃好中饭,我找了个角落写提纲,一面写一面泪如雨下:想到可怜的迪哥那天就那么硬生生的被妈妈粗暴的拒绝了,孩子的心底有多难过!而且作为大男生,晚饭时他又努力掩饰得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一样的问候妈妈并给大家布置餐桌!

 

另外我突然看到了我自己的渴望:我从小也被父母“大线条/严格/粗暴/高要求”的状况下养大,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会了讨厌眼泪,觉得哭是很无能的表现,即便要哭也都是偷偷的逃到厕所里哭,眼泪从来不会让爸爸妈妈看到!

 

那天凤仪姐姐说“枭帆,你骨子里有越挫越勇的打不死的小强的精神”,我笑了笑心无涟漪的讲:“很正常啊,我就是这么粗粝而又强壮的长大的!”

 

但是通过小丽的坦言和对迪哥事件的反思,我发现了我其实也很需要温暖的拥抱,尤其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也欠我很多拥抱啊!所以,这里也该好好心疼自己俩小时!

 

尽管中午我写了演讲大纲,但是下午坐在台下,还一直在思想斗争:“姐是育儿界的大咖啊,我如果讲迪哥的事情,多丢人啊,你以后还有脸再混江湖么?

 

一直到乐嘉老师点了名,我拿了话筒站定,看到台下这么多亮晶晶的眼睛,我还在试图挣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时再看乐嘉老师,他坚毅的盯着我,我接收到了强大的肯定和安全感:“真诚面对你内心最虚弱的地方,恰恰是你强大力量开始的当口”

 

所以,我没有自我介绍,只是哽咽着重现了那天和迪哥的冲突,我说我欠迪哥一个拥抱,我也好期待我们有一天也能像小丽一家一样,在这个温暖的舞台得到对方温暖坚实的拥抱!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在哭得一脸泪水时也能哽咽着讲话,原来我也能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失控,原来当众真情流露也没那么困难,我也没有死,大家也都没有嘲笑我!

 

当我放下话筒时,看到乐嘉老师快步走来,他给了我一个类似兄长般的大拥抱,我再次哭得涕泗交流,他悄声说:“讲的很好,结束后我再给你说一下!”我泪眼婆娑的回到座位,左右两个女生也都拥抱了我! 


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内心的强大和坚定

这一刻,有个强烈而清晰的愿望:“回到德国,一定好好拥抱我们的迪哥”!


  

004

看 见


无独有偶,有一次和香港的辛红姐姐聊了一会儿,她说她当年为了逼迫女儿提高英文成绩,曾经胁迫孩子“你如果做不到就从咱们家18楼的海景房跳下去吧”!当女儿通过努力得到了英文提高,她还把这个案例洋洋得意的给很多人讲过,她说直到学了乐嘉老师的演讲课,她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多么过当,而那个被伤害的孩子,她的委屈直到今天才被看见。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问题时,我们很容易和孩子杠上“我就不信搞不定你”的牛角尖,然后妈妈孩子一起耗费大量精力,结局往往伤人伤心伤感情!如果爸妈能转念一下:“我要帮孩子,而不是搞定孩子,我需要和孩子一起搞定事情”,那么,大家的方法和能量都会多很多!

 

好在,很庆幸,都还不太晚,学习和思考都能督促我们更好的成长!

 

通过和迪哥这次冲突的来龙去脉,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 遇事要多听听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孩子的问题,不要带成见和有色眼镜。

  • 孩子永远都是你的最爱,所以有问题要帮他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搞定孩子!

  • 任何争端事后都需要复盘一下,及时修复不当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视而不见或掩耳盗铃。



后记 这篇稿子要感谢我们写作特训营的同学们,当我把初稿撂到群里后,大家都当仁不让有理有据的给出了自己阅读心得和修改建议!谢谢她们:@康姐姐@帅帅@余争@加菲NA@阳@木青@晓丽。。。

 

你和娃也有类似故事么?

你是怎样处理的?

你和孩子有拥抱和好么?

期待你的分享!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b96CibCt70iaa8r7PJoyAtlfHAKe8RosE3gYXzibTovhDOIibVdiaVZ7KwEMxicZ9UXiauTo9gVAiaM4qD81KgcSKkF2RA/640?wxfrom=5&wx_lazy=1


编辑 /肖忆霞


原上海电视台资深媒体人,擅长品牌推广和大型活动策划。定居德国养儿育女12年,已经出版创意育儿畅销书《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走出家门就是最好的旅行》,实践并推广德国教育精髓:童年教育/体验教育/自然教育!现有自媒体“德国小兄妹”和“德国育儿”,并原创德国写画时光妈妈成长俱乐部,开设课程有画画,写作,摄影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