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9岁7岁雷根斯堡轻松妈妈养孩子德国社区 |
分类: 心体验+心观感 |

孩子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家长的鼎力援手,需要我们周围的社区温暖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改变态度,为别人的孩子提供真诚帮助,同时为我们自己的孩子赢得一个“被世界厚爱”的美好成长小环境吧!
孩子的梦想有多大,孩子实现梦想的能量有多大?取决于周围人对孩子的态度有多重视!
德国孩子从小就被鼓励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主见!家长们不仅会热情鼓励孩子实现他们力所能及可以实现的梦想,同时也会拿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给孩子更多专业指导和引导!
最近看了一本童书,特别有感触,本和米娅要参加一个小木车比赛,他们自己画了图纸,然后开始向周围求助,他们没有钱,但是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了汽车修理工,木匠,花匠,油漆匠等温暖支持,从而制造了一辆独一无二的小木车!
里面有一条线索也特别有意思,就是那个2岁不到的小弟弟,当妈妈去超市时,他就跟着哥哥姐姐参与了整个小木车制造的过程,他捡了一个大螺丝,他帮大家搬花盆,他央求木匠帮忙,他还偷空去追了一只猫咪,小木车造好后,他还是第一个试乘者。。。。四五岁的哥哥在忙碌时,同时也执行着看管弟弟的任务,而这个小不点弟弟,他在小木车制造中也起到了自己的关键作用!
作者和画家是一对夫妻,他们养育了两个女儿!他们以家长的角度,或者从孩子的角度,温暖而有趣的绘制了这本童书,书里有很多德国经典的社区元素:例如整齐的工具墙,木匠花匠油漆匠的工作场景,还有随时出现的大小狗狗和猫咪,以及最后小木车造好后,大家围成一圈为孩子们加油,都十分的具有德国特色!

德国幼儿园规定不准学习字母书写和算术,重点培养的就是孩子的逻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另外最重要就是学会和周围人和谐相处,向周围人求助并得到有效帮助,也是孩子们率先学会的本领之一!可以说,这本薄薄的童书自然流畅的诠释了德国幼儿园教育,以及德国整体幼儿教育的核心精华内容之一!
孩子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人士,都生活在他们的周围,家门口就是修理站,木匠就在隔壁,爸爸的杂货店就在街的另一头,孩子们不仅在熟悉的街区可以自由玩耍,也同时在熟悉的街坊邻居关爱呵护下安心长大!
尤其最后两个画面,小车试驾时大家围观的温暖笑脸,这也是德国幼儿教育一个精髓体现:那就是大家都会认真对待孩子的梦想并愿意施加援手帮孩子实现,无论孩子有多小,无论孩子的梦想有多大,都能得到友好对待和认真尊重!
最后是那个满屏的参加比赛的小汽车,不仅每一部都精彩纷呈,也同时告诉大家,这里有更多的本和米娅,她们也都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实现了制造自己的小木车的梦想!
这是一本儿童绘本,但是图片里给出了大量的德国孩子们生长和成长的各种信息!
德国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得到了来自世界的温柔对待
1,无论多小,你都有自己的床,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专用物品,包括专用玩具!
2,从两岁会讲话开始,基本每年一次的生日,你就是最大的主角,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想怎么庆祝,你想邀请哪个朋友,甚至,你想要什么样的聚会主题,父母都不仅会尊重并帮你实现,而且是绝对让你自己做主!
3,每年的圣诞节,无论多小的孩子,都可以给圣诞老人要心仪的礼物,而且不管礼物大小,每年圣诞老人都会满足!
4,但是德国父母绝对不会娇惯你或者让你纵容你成为让人讨厌的小霸王或小公主,想反,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特定年龄段,父母都会给安排你力所能及可以完成的任务,例如会走路就可以去把自己的尿片扔到垃圾桶,或者把换洗衣服放到洗衣筐,进了幼儿园,除了自己吃饭喝水穿衣穿鞋,还得学会管理自己,包括玩耍,休息,情绪,入厕等,从生理到心理,都得学会自助!

最后再说说德国的社区:
从职能和功能上来讲,只有人多少之分,没有厚此薄彼之虞,无论多小的社区,或者无论多分散的社区,社区的组成部分都基本一致:市政府,教堂,面包房,加油站,药房,诊所,消防站,警察属,邮局,超市等,孩子们的幼儿园,学校,包括活动场所,体育馆,足球场等,都一应俱全。
孩子在一个社区长大,意味着这些孩子和周围的邻居或公共场所,都很熟悉甚至都有多多少少的亲戚朋友关系,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教堂,同一街区,家长们不仅也熟悉周围的孩子,孩子们也都很熟悉周围的人!
同一社区,邻里之间不仅鸡犬相闻,大家还都互相关照。那天知道邻居家小女儿幼儿园三年,因为妈妈工作,是邻居家老奶奶每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到家里,妈妈下班后再去接女儿回家!三年,老奶奶每天都准时的接孩子,连辛苦费都不肯收,只念大家都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想到阿迪哥哥一年级时,因为周一下午的足球训练和妹妹的芭蕾时间重叠,妹妹的芭蕾学校比较远所以必须妈妈接送,阿迪同学的妈妈知道后,主动提出每周一可以把阿迪送到她家,时间到了她送两个孩子一起去踢球!也是一送就是一整年,同学妈妈从来没抱怨过或借故推辞过。。。。
这里家家都有花园,尤其夏天度假,有的家里有猫咪,有植物需要照顾,邻里之间的半大孩子通常都可以通过帮邻居照顾花园挣零花钱,不仅强化孩子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科学理念,还往往加强了孩子和邻居们的亲密关系!
德国孩子第一天入学包括第一次教会communion,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邻居们也会在这天给孩子们封个小红包或者送个小礼物来祝贺小朋友。我们隔壁一对老夫妻,儿子女儿都搬走了,偶尔我们帮他们收了邮件或包裹,只要他们来取,总是会细心的给阿迪或妹妹带个棒棒糖,如果阿迪给他们送过去,他们都会和小朋友开心的聊聊天问问孩子情况等。
孩子们的玩具用品什么的,社区里大家也会互相赠送或暂借,记得阿迪出生时,邻居家妈妈主动问我们需不需要儿童童车,如果需要他们就给我们留着,如果不需要他们就在ebay卖掉!后来老公的另一个哥们儿借给阿迪一个童车,说你们用好后还给我,我们家老二还可以用!
孩子和宠物,都是最强大的外交官,记得在上海时,为了给阿迪哥哥组织一个足球队,也是妈妈们在小区里找同龄孩子,去幼儿园找老师帮忙,傍晚在游乐场问爷爷奶奶,最后找到了十几个孩子来踢球,这些家长们都因为这个小小球队而互相熟悉和亲近起来!
记得原来不养孩子,邻里之间可以说多年都只是点头之交,但是有了孩子立刻就不同了,孩子会哭闹,孩子会去敲邻居家的门,我们做父母的自然而然就多了机会帮邻居带点水果示好,或者送一束花套近乎,福往者福来,送人于玫瑰,手指自然留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