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相遇:欧美人不会”蹲“

标签:
雷根斯堡童一童心东西相遇德国生活秀欧美人不会蹲育儿 |
分类: 德国生活秀 |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26/3189836961_ed54f42e24.jpg?v=0
东西相遇大不同之一:
用我们家姑奶奶的话讲,大侠同学不仅“腿长”,而且“嘴大”(北方人对那些“肯走出家门并到哪都能入乡随俗的人”的特别比喻!)先是从吃馒头的北方不着痕迹的迁徙到一日三餐大米主打得上海,现在自如的辗转在香肠奶酪和中华美食之间,身体的各个脏腑和器官也都默认了!
从某个角度来讲,大侠不仅具备“无知而无畏”的精神,同时也很有“管他东南西北风,我就是宠辱不惊”的气魄,懵懂之间嫁了个洋鬼子,愣怔之下养了俩混血小人,鸡毛蒜皮一日三餐,油盐酱醋时光荏苒,东西相遇比比皆是,撷取一二,以润茶资哈!
首先,从欧美人不会“蹲”谈起
记得看 Meg
Ryan的《当哈利遇到萨丽》(When
蹲的中文解释:“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形声。从足,尊声。本义:坐)” (英语里关于蹲的词叫Squat,我的英语很烂,好像从未使用过这个词,呵呵)我并不想咬文嚼字,而且对中国人来讲,“蹲”,几乎从来就不是问题!我们的祖辈蹲在田头抽旱烟,奶奶们蹲着洗衣服,我们的父辈和同辈,甚至今天在某些地方,人们还喜欢蹲在门口吃饭!
我是偶尔有次蹲在地板上和童一玩小汽车,被我那个可爱的婆婆发现后她由衷的说:“多么漂亮的动作啊,我一辈子都不会!”我很惊讶,后来家里人全觉得很有趣争相尝试,公公婆婆和老公居然都做不到像我一样很专业的“蹲着!”老公说他肚子大所以不会蹲,婆婆说她平衡能力差所以不会蹲,公公说他蹲着腿会疼!
和欧洲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孩子被父母更多的要求:“不要滚在地上,不要坐在地上,不要趴在地上,地上太脏,地上太凉”,我经常会要求孩子在家里穿上袜子或穿上家居鞋,尽管我们家的地板每天都要打理,尽管家里使用的是地暖,但是意识里还是很难摈却“地板又脏又凉”的成见!看到童一趴在地上玩玩具,看到妹妹坐在地上抓小蚂蚁,我都会本能的吆喝:“宝贝快起来,地上脏!”
但在德国的家里和户外,兄妹俩和其他孩子一样光脚踩在地板上,他们和狗狗一起滚在地板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地上玩沙子或在草坪上爬来爬去!我在被男一同学多次洗脑以后,渐次的建立了“地板并不是太脏”的概念,并做到了尽量不去打扰孩子们的尽情玩耍!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56/3055660251_2f5d9f1455.jpg?v=0
图:大家说公园里的这种水泥地,我能一PG坐下嘛?再累我也得蹲着啊!哈哈
其实,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蹲着玩”原来是又省力又省得被妈妈唠叨的最好方法!尤其在户外,泥巴是可以玩的,只要蹲着就行;小蚂蚁搬家是可以参与的,只要不趴在地上就行;呆在花园里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重心,以免被妈妈勒令或呵斥!(其实和孩子的快乐相比,脏了衣服真的不值得挂齿,但很多时候,我们妈妈不仅怕脏,还怕自己麻烦!呵呵)
记得童一刚满月,带他去过动物园,路上全是积雪和泥水,半路碰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姑娘在噼啪噼啪的踩雪水,她的妈妈在几米开外的前面笑眯眯的看着她说: “你只有一双鞋子,踩湿了,脚冷了,你不可以哭!”我当时几乎要冲上去,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得为她的行为负责,妈妈的监护职责是干嘛吃的!老公却很理解:“这么小的孩子,只有切身感知过了他们才能理解道理!和鞋子湿了相比,孩子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觉得,“蹲”这个动作是个习惯问题,而且是个人人可以掌握的技巧!欧美人的大人和孩子只是不习惯蹲而已!他们只是选择了更舒服更经济的“坐着、滚着、趴着”罢了!而我们往往会被“脏了裤子”所烦恼,不自觉的或衡量之后选择舍弃了“席地而坐的舒适和方便”,这只能说是个习惯,或者是个思维习惯的问题!呵呵
甜妞童心:省得妈妈剥夺我劳动的权利,还是尽量遵守她的RULE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