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舟山参加了一个婚礼。那是朋友的女儿,也是我的学生。虽然姑娘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难得的是姑娘对小伙子忠心不二,坚持要回去与他成亲,于是我们一行十一人(还有几人因故不能去)浩浩荡荡赶去舟山为她祝贺。
姑娘的家在虾峙岛。我们早上7点从南浦大桥出发,坐车又坐船,一路顺利(曾有一次去那里,6小时的车程用了11小时),到达目的地已是下午4点半,晚上是姑娘娘家办酒送姑娘,很热闹。
渔岛结婚很现代,但也保留了不少原来的传统。第二天清晨5点新娘就开始化妆了,化妆师是隔夜从其他岛上赶过来的,新娘和上海的新娘一样,涂脂抹粉,盘花头,穿白婚纱。新郎家在定海,所以新郎包了一艘船来接新娘。早上7点刚过,新郎就到了(算来新郎清晨5点就要上船出发了)。新郎手捧花束,一路上敲锣打鼓来到新娘的家门口,新娘家门口大放鞭炮迎接新郎到来,但是新郎进不了大门,新娘的娘家人是不会让他轻易接走新娘的,他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通关,于是开始了一场“讨价还价”的拉锯战,虽然我们事先已经知道,但还是感到新鲜有趣。新娘着急了,一个电话打过去(现代化的优势):“你就答应他们吧”。当然新郎最终还是得以进门,向新娘单腿下跪求婚,在大家的“威逼”之下,此动作做了三遍才通过,然后下楼去吃丈母娘准备的点心,而新娘则端坐楼上,由长辈象征性地喂上几口饭菜,然后下楼,在已安排好的供桌前拜别祖宗、父母。穿着西式礼服举行中式仪式,可谓中西结合吧。
最后,新娘终于可以出门了。那天很冷,气温在10度以下,海风很大,我们都穿羽绒服了,新娘身披白婚纱和新郎款款而行,走在长长一列迎亲、送亲队伍的最前面。一辆三轮车满载鞭炮,1000响的鞭炮一路走一路放,从家门口到码头足足1公里,鞭炮声从未断过,在新郎的搀扶下,新娘跨上“登陆艇”,在伴娘的陪伴下和众人告别,破浪远去,留下我们中午继续喝喜酒(当地结婚是中午,新娘的父母也是不去的)。第三天我们又起个大早,和新娘家人一起坐船赶往定海,参观了新房,然后和新郎的家人、朋友共聚一堂。
去贺喜的有八十多岁的老人,有单位的领导,有同事、好友,还有一位台湾同胞,送新娘上船时除了鞭炮还有摄影、摄像,那是那里没有的,而且我们的队伍最为庞大(那天另有2对新人结婚),令新娘家大争了面子。
可以在我的“播客”中观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