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哥俩
哥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癞蛤蟆脱皮

(2006-08-01 14:17:03)
     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节目很好看,经常看可以增长知识。
    一次,我们看到癞蛤蟆原来也可以像蛇一样地脱皮,脱皮的过程很有意思。脱皮的时候,它先从背部裂开裂缝,然后用两个前肢往下拉,边拉边往嘴里面送。这个过程大概是十秒钟,就将整张蟾衣全部蜕下来并且吃掉。
    主持人解说:蟾蜍也会因为身体长大,变硬的皮肤无法适应长大的身体而蜕皮,然而由于这些退下的皮肤含有很多蟾蜍毒,而这些毒素富含蟾蜍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这对于蟾蜍来说不但不是毒药,反而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因此每次蜕下都会留着自己享用,而且蟾蜍一般都是凌晨1点到6点蜕皮。所以见到过它们蜕皮的人少之又少。
    癞蛤蟆的皮作用很广,可以做艺术品,也可以入药。人们要想取得蟾衣,就趁癞蛤蟆脱下皮送入嘴里的一刹那取走蟾衣。据说,一块小小的蟾衣就值十块钱。
妈妈帮我们在网上又查到一些资料:
蟾蜍衣别名:“蟾壳、蟾蜕”。即蟾蜍自脱下的表皮。一只蟾一年可脱10-40张皮,南北气候不同,环境不一而有差异。蟾蜍,在《中草药大辞典》中就有记载它的许多药用妙处,包括蟾酥、蟾皮等,不同地区还以蟾蜍肉作为营养美食。但对蟾蜍壳,只因蟾蜍在脱皮时当即自食而极难采集,因而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民间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一味单方应用于临床,谓治“百病”之传说。
蟾蜍脱下之壳,《本草纲目》上称之为“蟾宝”“月魄”。俗称“蟾衣”。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瘀,抗癌消肿之神效。实为难得之珍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取五月初五来行者,药性更佳,无不愈。”
癩蛤蟆,又叫蟾蜍、大疥毒。容颜丑陋的它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癞蛤蟆在入药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筹。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有癫蛤蟆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多少年来,人们采集癞哈蟆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珠等31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我国生产的蟾酥在国际布场上声望极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换得外汇500万美元。
蟾王不仅体型大,胃口也特别好,它常活动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种害虫。固此,世界上许多产糖地区都把它请去与甘蔗的敌害作战,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蟾王的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其他热带地区。每年为人类保护着相当十亿美元的财富。
一只雌蟾王每年产卵38000枚左右,是两栖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一种。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却很小,仅1厘米长。蟾王不仅能巧妙地捕食各种害虫,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它满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凡吃它的动物,一口咬上,马上产生火辣辣的的伤感觉,不得不将它吐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申的日记
后一篇:看博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