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澳大利亚,哥把青春献给了你。。。
(2011-06-30 10:40:33)
标签:
澳大利亚澳洲australia青春校园 |
分类: 萁咃 |
两年的留学在这个月末就算划上句点了,接下来,可能会回国,可能也会去做tutor,会考CFA,CPA 或CA。到现在我终于可以说,这两年我没有白过,连我自己都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想,不管我最终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留下或者回国,我都不再会有遗憾~~~
-------------------------------我是分割线-------------------------------------
美丽的澳大利亚,富饶的澳大利亚,三年前的今天,哥的签证下来了,虽然说不至于激动得流下喜悦的眼泪,但也说得上高兴万分。两年来学英语,练口语,考雅思,申学校,申签证,做保证金,提防使馆电调,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别人都在考研,哥在魔兽;别人都在找工作的时候,哥在旅游,哥冒了这么多的险,死了这么多的脑细胞,终于换来了一纸签证,一纸通往南方新大陆的通行证。23岁的哥,准备远行……
哥匆匆忙忙的上了飞往澳洲的飞机,没有拥抱,没有流泪,甚至没有说再见。年轻的哥就这么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澳洲的生活是艰辛的,哥从零下10度的北半球突然空降到了0上40度的南半球,初来乍到的哥一个人走在阿德莱德陌生的大街上,拿着地图,多亏了那位好心的拉美裔鬼佬的指路,我才找到了唐人街。接下来的日子,我便开始三点一线的生活,学校,家,唐人街:学习,睡觉,打工,曾几何时,哥也奋不顾身的打着8块钱的工:扫地,拖地,倒垃圾,撕纸箱子,操作机器,步行3
个小时发传单……曾几何时,哥也津津有味的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炒青菜+罐头鱼……来澳后的半年,是充实的半年,是充满希望的半年,是忙碌的半年,哥曾拿着
30份简历,挨个餐馆上门找工作,哥曾因为买到了辆二手自行车告别步行时代而高兴得上课迟到,哥也曾因为在垃圾堆旁撕纸箱捡到店家误扔的一箱冷冻鱿鱼而雀跃,哥还曾为第一次成功修补了自行车胎而欣喜万分……
接下来的半年是更加忙碌的,有了自行车的哥在阿德莱德的活动半径更大了,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打工,也可以同时打多份工:哥在这个半年,同时做着三份餐馆工,每小时已经拿到了15块钱,每周十五个小时的打工时间,一进到家门,就累得连厕所都懒的上……夏日的南澳,餐馆油锅前65度的高温,哥也忍了,用手掏因倒剩菜饭堵塞的下水道哥也认了,哥也曾因为可在在打扫厕所的时候坐在马桶上小憩一会儿而欣慰……炎热的2008年元旦,我打完工,挂着汗,推着自行车走过
Rundle
Mall,看着欢呼的人群,哥第一次感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乏味,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什么都不是,只是个P。
哦哦哦转眼间那么快,这一个笨小孩,又到了2008年。偶然的机会,在澳洲的我,遇到了一些人,我在遇见这些人的同时,慢慢地疏远了之前的一些人,但就是这些人,不经意间改变了我的人生路程,首先感谢一下上海的胖Neo同学,没他我也不会去考虑考CFA,我甚至也不知道如何报名,也许浑浑噩噩的也许早就海归了……其次再感谢一下上海的Regan同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只能用英语说:“if
I did not meet him, I will never be interested in finance and
investment, and I may not find what I am good at and what I will
choose to do for my
life”,这个半年,哥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哥学金融,哥考CFA,哥立志投身于金融行业,哥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2008年下半年,哥要毕业了,金融危机也开始了,昨天雷曼倒了,今天通用破产了,明天房地美完了,哥要申移民了,移民政策也收紧了,哥要工作了,澳元也贬值了……哥很烦恼,很无助,眼看着滚滚红尘,逝者如斯,哥却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哥觉得有必要找找实习工作了,哥开始投简历,无消息,哥告诉自己说这个正常,没人要还在上学的学生,于是哥翻开砖似的黄页,开始一家一家打电话……哥终于开始做簿记员的工作了,哥一小时40块钱啦。12月,哥在清脆的苏格兰风笛中***毕业了,而等待哥的却是连哥都一无所知的前路。哥的同学,有的走了,离开了澳洲,不带走一片云彩,有的留下了,继续为了一无所知的前路奋斗,哥此时选择了留下……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哥当上了助教,为人师表,这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每小时哥挣100澳元,这也是个很清闲的工作,每周哥只上8小时的班,这还是个很有面子的工作,从昔日的学生时代走过来,哥也能装装B了。闲暇之余,哥打打球,复习复习CFA,同时,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哥开始考CPA。哥疯魔了,哥挑战人类的极限,同时攻取两个很难的认证考试,哥在澳洲燃烧着自己绚丽的青春!
2009年下半年,身边更多的人选择了回国,原因种种,说辞各各,金融危机还在继续着,华尔街还在炒着鱿鱼,毕业后的生活大多很颓废,打工的打工,找工的找工,如我这般在学校这个避风港里“蜗居”,衣食无忧的倒是少数,但是哥总觉得“金鳞岂是池中物”,于是主动离开了这个避风港,辞去了时薪100刀的工作,来到了澳洲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哥的倒霉日子开始了……
7月中旬,哥通过了CPA考试,8月中旬,哥通过了CFA二级考试,9月中旬,哥成功拿到了澳洲“绿卡”,一个叫做PR,叫人爱又叫人恨,能促成婚姻也能拆散爱人的一纸签证,也是一纸呆在澳洲的居(此处同“拘”)留证。哥此时春风得意,觉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日指日可待,哥开始找工作啦,就像不断玩儿极品飞车的人,开始实际上路了。1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是正常现象;20份简历投出去了,消息0,哥说这是简历的问题,修改修改再投投就有了;3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是金融危机所致,要改投会计的工作;于是,4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是自己眼高手低要摆正心态,从基层做起;于是,5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是我无工作经验,要投入门级的低级工作;于是,6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纯属巧合,就快有戏了;7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是澳洲公司看不见人才;80份简历投出去了,无消息,哥说这都是命啊……再试试没准会有转机,于是在第92份简历投出去之后,哥接到了三年来唯一的一个由用人单位打来的电话,哥去面试了,哥穿西装了,下着瓢泼大雨,哥穿行于城市中心地带,哥面试通过了,哥得到了一份合同的工作。
哥上班了,哥每天要倒两次火车,外加步行20分钟才能到办公室,不过,哥认了,在国外,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已属不易,又何必计较这些体力上的事情,再说了,哥打工一年多,已经锻炼出了食腐不病,不怕早起,不惧风雨,视恶劣地形为无物的好身体和一双踏破青山人不老的好脚力。
哥开始YY,哥心目中澳洲的办公室生活,就像美剧《The
Office》里的一样,有个威严风趣,体恤下属的老板,有几个神经兮兮,却粉可爱的同事,一个个个性鲜明,办公室是个鼓励创新,彰显人性的地方,办公室里的人每天就像澳洲电视里那些广告中,俊男美女莞尔一笑,露出标准的18颗牙齿一样,过得开开心心,无加班,可以迟到早退……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扇了哥一个嘴巴,哥一个趔趄,揉揉滚烫的脸颊,茫然若失的看着周围的一切:走到办公室,哥早已精疲力尽,早上迷糊间吃的早饭所补充的能量已全部消耗殆尽,恨不能立即就把带的午餐吃掉,哥的工作低级而机械,哥堂堂硕士研究生,堂堂CFA二级通过者,堂堂的CPA会员,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却做着技校毕业生也能做的工作,工作中其他同事之间无甚交流,我更是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也不会有人理我,我每天搜肠刮肚,想尽办法跟她们说话,却每每功亏一篑,难道鬼佬们上班时真的不聊天?哥忍了,哥为了这区区时薪22块5的工作忍了,哥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工作努力,每天午饭15分钟搞定,但是没人赏识哥,没人重视哥,甚至人家还在继续招人取代哥,哥百思不得其解,问了问同事,哥才知道,是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想做这份工作,所以他们觉得我的背景和能力远远超过这份工作的职责所在,所以他们觉得我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们连问都没问我就继续招人了,甚至不辞辛苦的再次培训上岗也不问问哥……哥脚崴了,哥好心地去公司告诉他们哥今天不能上班,也没人问问哥的伤势……在哥工作的最后一周里,哥郁闷了,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想干掉一些人,哥堂堂硕士研究生,堂堂……每天坐在文件柜前,整理档案,折信封,发信,做着传达室大爷的工作,哥他妈的不开心了……哥不干了,在11月的第二个周五的下午,下班前,经理告诉哥,你的工作完成了,谢谢你的帮助,使我们安然度过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祝你好运,下周不用来了……恩,哥早就不想干了,于是哥结束了这两个月的工作,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张A4纸,哥在那家公司该就像传说一样吧……
哥不气馁,哥有证书,有文凭,有绿卡,有思想准备……哥继续找工作了,圣诞将近,工作越来越难找,哥在投了第130份简历之后终于连拒信都收不着了,哥倒下了……哥不是被命运吓倒的,哥也不是被工作累倒的,哥是因为心在美丽的澳大利亚失血过多而昏厥的。出国三年,颠沛流离,哥把青春给了澳大利亚却没能找到能填满因逝去青春而空虚的躯壳的东西…… |